孟玉芳被親姐姐的話給氣的臉紅脖子粗,真的:“.......”這親姐沒法要了。
孩子出去玩去了,文川聽見這話,不得不出聲,摩挲了幾下下巴,好奇的問,t“二姐,你家又給家裡做了什麼貢獻?是給老四找了工作與房子還是給小敏找了工作?
又或者你們平時逢年過節悄悄私下給爸媽準備了什麼龍肝鳳膽的滋補品,我瞧著都是市面上尋常的物件?
也沒有比我家的貴重到哪裡去,兒女回家看望父母,是心意,不是用金錢來衡量的。
再有,我家是沒啥貢獻,往年也沒有給家裡送什麼珍貴的禮物,但放在大部分家庭,那也是中規中矩的,不算少,當然自然也不算多。
我回憶了一下,雖然二姐你們家送來的節禮,年禮比我們家的好,可也沒有貴重到高人一等吧,何況姐夫家裡是什麼條件,我家是什麼條件?
我們怎麼能比,我們是有多大的本事盡多大的心意,不會打腫臉充胖子。
有了好東西,我們也會想著爸媽,最近我學會了釣魚,還釣得不錯,知道今天要來爸媽家裡,昨天下班就去釣魚,看看我們帶回來的魚,兩條都不小,足夠爸媽吃幾頓的。”
雖然與孟玉芳相敬如賓,感情一般,但也不代表外人能欺負孟玉芳。
被一連串輸出給弄懵的孟二姐,氣的銀牙都差點咬碎,瞪了一眼身邊的丈夫:趙鏵,“你死人啊,看著別人欺負我?”
趙鏵翻個白眼,“你厲害你欺負回去啊?”
他才不想摻和。
還有股子高傲,一向不是瞧得上岳父家裡的這個連襟。
被丈夫噎了一嘴的孟二姐,只能再次把炮火對準孟玉芳,“老三,你家這些年大事小情也沒有為家裡出過啥力,現在可不能袖手旁觀,小敏的工作,你們家擔起來。”
可孟玉芳今天一反常態也不慣著家裡人更不會慣著向來高高在上的二姐,“我怎麼管,我在咱家算老幾?
當初老四接班回城,小敏探親回家,這麼大的事,誰通知我了,沒有人通知我?
是我與文川想著家裡,給家裡送西瓜,送肉撞見的?不然,不會有人主動告訴我吧?
你們都忘記了這個人,如果不是當初文川勸著小敏等機會,肯定會對他們單身的男女知青有返城的政策,家裡肯定會大鬧天空。
小敏乖乖的回去了,避免了家裡的大吵大鬧,現在回城了,也就小敏記著當時文川這個勸解她的姐夫與三姐,才通知了我們一聲,不然我都不知道小敏回城的事。
等小敏找不到工作了,家裡人都無計可施了,這又想著死馬當成活馬醫,才想起我們兩口子,我們一家在這個大家庭算什麼?
算偶爾被想起來的人,還是被遺忘的人......”
孟玉芳怎麼可能對孃家沒有怨氣,是,這些年她逢年過節的禮物不如老二,可也算是中規中矩,隨大流的那種。
看著老三在發洩,孟父孟母有些心虛也有些惱怒,不舒服。
雖然他們不是什麼惡毒父母,可還是有封建傳統思想,認為自己作為父母的權威被老三這個出嫁女挑戰了,心底的不舒服一直向上翻湧。
想說點什麼,可女婿也在這裡,還虎視眈眈的,他們也不好說什麼。
只是臉色相當的難看。
聽到後面,孟母實在是受不了,對著老二吼道,“說一些有的沒的做什麼?老三條件比你差些,東西少點就少點,我們做父母都不挑話,你一個做姐姐的就不能體諒體諒。”
說完老二,也不滿的對著老三說,“你也是,你們姐妹倆吵嘴,別帶上別人。老三你那話裡的意思是怪我與你爸不重視你了?
你自己也是做媽媽的,你就能做到一點也不偏心,做得到十根手指一般長?
我和你爸做的不好的,你當著我們的面提出來,我們能改就改,不能改的你也不要強求,父母與子女的緣分也是有深有淺的?
這些年,雖然我們沒有太重視你,可也沒有虐待過你?好事想不起你們,可有壞事也沒有捎上你們?
我和你爸有病需要人照顧的時候,我們也沒有找你們夫妻回來照顧我們,也給你們省了事,你別只看到我們不重視你,什麼都不知會你,可我們也沒有給你們帶去什麼麻煩?
小敏的工作,你們如果有熟人有辦法,願意幫忙就幫忙,不願意我們也沒有給你們下任務,讓你們一定要辦成.....”
孟母的口才真心不錯,她的話即便是文川也挑不出來什麼。
對的,重視與不重視之間,其實也有對等的期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