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
兩位主任一家半個大西瓜,半個也有七八斤,另外三位幹事,一家三分之一。
文川分好,輪流的送。
五家人高興的跟什麼似的,哪裡有別夏天吃西瓜更配的水果。
紅彤彤的西瓜瓤,散發著一股子特別讓人垂涎的香氣,張主任樂呵呵的分了家裡的半個西瓜,正好趕上兒子兒媳帶著孫子從市裡回來,正好,遇上了大西瓜。
一家人吃的滿足,吃下去口齒生津,甜香不膩,還是第一次吃這麼好吃的西瓜。
瓜籽不多,但這幾家人都收了起來,沖洗沖洗,曬曬,打算明年自己種在家屬院的邊邊角角試試,實在是味道太好了。
比以往吃的西瓜味道都好。
吃著好吃的西瓜,孟玉芳也很滿足。
文川看著另外半個,“玉芳,要不要孩子們的外公外婆送過去?”
孟玉芳的家也在市區,但在電機廠去市區的市區邊緣。
不算近,但也沒有多遠,騎車過去也就是二十分鐘,一來一往加上停頓,也就是一個小時。
被文川提醒的孟玉芳一驚,但很快露出喜色,看看孩子們,“要不就留在家裡讓孩子們吃?”
“孩子們吃不完的,明天又壞了。以後孩子們想吃,我再去買,那家人家裡的地址我知道,直接去他們家買就是了。”
猶豫了會兒,孟玉芳點頭,“那我去送。”
“去吧,家裡的豬肉,排骨都切一半給爸媽送去,還有我買的茶葉拿一罐給爸爸,據說是今年的春茶,應該不錯的,我等下在家裡做晚飯,你準時回家吃晚飯就行。”
“好。”
一個好字,聲音都哽咽了。
孟玉芳知道丈夫不是壞人,相反還是個有良知的善良人,但最大的缺點就是太愚孝了。
她以為自己也許都見不到他想通的一天,可誰能想到,餓暈之後的他,看似變化不大,每天依然勤勤懇懇的上下班,但心中已經做出了抉擇。
如今丈夫一心為小家,那她之前的那些想法就暫時放下。
希望丈夫能一直保持著。
想到丈夫的變化,孟玉芳覺得生活有了奔頭,有了希望。
渾身都輕鬆了,腳步也輕盈了起來。
從廚房出來,拎著一條兩斤多大五花肉,三斤多排骨,一罐古樸的罐子裝的兩斤茶葉,還有半個西瓜放在菜籃子中,孟玉芳回孃家的腳步更加的迫切。
去到停車棚找到自家的腳踏車,綁好菜籃子,也用布在菜籃子上蓋的嚴嚴實實,特別是綁好,一路騎車回孃家了。
難得這次回孃家,她帶了肉,帶了水果,總算是讓爸媽面子上有點光了。孟玉芳的心情很好很好,可以用飛揚來形容。
孟家住在紡織廠家屬院,紡織廠很大,家屬院也大,前後三批分為:一區:最早的平房小院,二區:最早的筒子樓,三區:七五年以後建設的新式住宅樓,家家戶戶自帶小廚房小衛生間。
但三個區從左到右排列。
孟家住在三區,因為孟父是車間主任,家裡孩子大了,前兩年再一次分房調整廠裡人口多,工齡長,有突出貢獻的老職工的房子時,住在一區的孟父,分到了新式住宅樓的房子:三室一廳,一廚一衛。
孟父一家住在某一棟的一樓,還帶個五十多平的小後院,還蠻不錯的。
樓間距遠,一樓的採光也還可以。
孟玉芳一路騎車進到家屬院,就有不少人認出來了。紛紛打招呼,“玉芳,你回來的正好,你趕緊回去,你家鬧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