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世的時候,贏景也沒少聽說過諸葛亮的故事啊,三國演義也沒少看。
想不到,自己這次兌換出來的就是諸葛亮。
但是為什麼諸葛亮也只是管理類中級精英人才呢?
這讓贏景很是不解。
但是後面,贏景也就想明白了諸葛亮確實也就是管理人才。
因為上一輩子的時候特別喜歡諸葛亮,所以對諸葛亮的這些大概情況,贏景也是有所瞭解的。
他去那一看,才知道這個諸葛亮在《三國演義》裡面確實也有被神話了的水分。
但是諸葛亮業企業實施非常的不得了的,但是他的不得了,不是在軍事上面而是在他對內政的管理上。
在軍事上,諸葛亮確實可說算得上是還不錯的軍事家。
可是在治理內政上面,諸葛亮確實可以說是少有的治世之能臣。
諸葛亮治理蜀國的時候,處理政事,事必親躬,理政能力盡顯無遺。
帶頭廉政,對蜀漢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方面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比如說蜀漢的工程的規模的這些重大工程都被嚴重地把控著。
蜀國上下官員都以丞相諸葛亮為榜樣,為官清廉,廉政奉公,蜀國的律法也是諸葛亮制定的,與法正、劉巴、李嚴、伊籍等人依據和增刪秦漢舊律,共同制訂了蜀國的法典《蜀科》。此外,他還親自起草了各種科條律令數十則,其內容包括了《八務》《七戒》《六恐》《五懼》等條規。
極力改善和西南各族的關係;實行屯田政策,加強戰備。
在漢中休土勸農的時候,利用漢中的經濟條件,因地制宜採取了以系統列的發展生產的得力有效措施,使得北伐的軍資需要得到保證,也是的地廣人稀的的漢中再一次的恢復生機,人口逐漸增多,糧食產量增多,百姓們能夠安居樂業。
而且諸葛亮還曾主修築“山河堰”等水利工程,讓很多開荒的良田都得到了灌溉。
也就是因為諸葛亮對蜀國的治理,才能讓只有益州一地的蜀國有底氣實力和當時天下十三州佔據了九州的曹魏對抗多年。
還能六次北伐曹魏,就是為了把曹魏這個心腹大患給蜀國去掉了。
也可以說諸葛亮不死,蜀國就亡不了。
諸葛亮的出現,真的是讓贏景興奮不已的啊。
這冶鐵城有了諸葛亮坐鎮,贏景也就能放心了。
而且在贏景看來,憑藉諸葛亮的才華,只是管理這麼一個小小的冶鐵城也實在是大材小用了,殺雞焉用牛刀啊。
要是可以的話,贏景甚至還想把萬年城也要託付給諸葛亮來管理。
但是,現在還太早了一些。
現在草原上的很多城池都是還沒建立起來的,或者還在建設著,還沒有進入發展階段呢。
萬年城,處著在第一線,那裡的事情和問題也是最大的,那裡暫時也不太合適讓諸葛亮來管理。
最要緊的是,現在就只是一個冶鐵城可能都夠諸葛亮忙的了。
因為現在這個冶鐵城已經是贏景未來要發展的重點地方了,而且這個地方每天都會有三四萬的人口湧現出來,而這些人口都必須要做好安排的。
需要做的事情也是一天會比一天多的。
當然了,其他的那八個三國名將,贏景也是很上心的,畢竟這些可都是名將啊。
但是自己最喜歡的還是趙雲和夏侯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