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緯搬進戴宅。
那座破舊的寺院終究是大宋峽州發解試試場,就算從來無人高中,該走的過場卻不會少。
今年趙恆因御駕親征而罷貢舉,明年呢?
劉緯不願被人圍觀。
戴宅遂為劉宅,並多出兩個下人。
王氏從孃家帶出來的貼身婢女名王媛,王氏許其兩年之後尋個好人家出嫁。
戴國貞留給戴朝宗的親隨又換了一任少主,名戴旦,年近四十,成熟穩重。
劉緯還是覺得有點冷清,早早和王氏商量好,聘用仵作楊信威為親隨。
楊信威答應了,不帶一點猶豫,根本沒談契約。王氏說什麼,都點頭。若是生有依靠,誰願與死人為伴?
劉緯簽了楊信威夫婦倆,還讓他們帶一子一女隨住。
三年孝滿肯定要離開夷陵,何必再為人間添離別事?
楊信威子承父業,半輩子都在和死人打交道,不止被女方嫌棄,也被媒婆嫌棄。索性娶了蠻女為妻,也就是歸州、夔州一帶的穴居少數民族。
既然是低娶,女方總得佔一頭,標緻、彪悍,與楊信威相輔相成,另類的天作之合。
女方無姓,大大咧咧的請劉緯賜姓。劉緯以其不忘親恩之故,贈予梁。
其女山茶是個乖巧玩伴,其子楊正寬八歲,已到懂事年齡,成天往牛棚跑。
劉嬌的心情總算好了一點。
劉緯以王媛為管事,戴旦迎來送往,楊信威看門、護院,肖小七照料家中牲畜,肖李氏、楊梁氏掌廚、洗。
規矩少,禮儀能省則省。
主僕同食,天天魚肉。
王氏在時,劉緯沒膽子這麼做。
王媛為此規勸過好幾次,劉緯固執己見。
劉緯擔心劉嬌會因幼失雙親而自閉自卑,除夕夜那句口誤,之所以引發撕心裂肺的哭聲,不正是這種情緒的宣洩?
劉緯覺得很值。
且人性本惡,兩個小不點若擺架子,會不會有意外發生?
劉嬌日漸開朗,吐字愈加清晰。
自信並非與生俱來,而在於後天引導。
有感於此,劉緯向梁瀟打聽能不能僱傭兩個十歲左右的峒蠻少女,不用籤終生契,五年、十年一簽均可。
雖然宋廷明文規定僱傭契約不得超過十年,但不切實際的律法往往名存實亡,大多數僱婢契約都是一紙定終生。
而且,峒蠻少女是世人眼中賤民,也是兵匪掠奪物件,十幾貫就能買賣的價格,硬要花幾倍去僱傭,豈不是天上掉餡餅?
劉緯並不在乎四十貫這個四五等戶分界線,契約都掛在戴家名下。
缺錢嗎?
缺,也不缺。
二百貫在夷陵算是鉅款,大魚大肉再三年肯定沒問題。
但在京師則不算什麼,內城一進宅,最便宜也是千貫打底,是夷陵近百倍。婢女月俸則七百錢上下,是夷陵三倍。
再加上劉緯兄妹並無單獨生存的能力,肯定要有所儀仗。早晚要僱,就早不就晚,起碼知根知底。
家漸成形,笑愈喧囂。
一隻秋蝶奮力展翅,迎著落日冷風,穿過枯葉黃花,誓要抵達春的彼岸。
喜歡天禧盛世請大家收藏:()天禧盛世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