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天禧盛世 > 第十一章 家國稍安

第十一章 家國稍安 (第1/3頁)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好書推薦: 英雄聯盟之從零開始 西楚霸王:開局進宮假太監 亮劍:不裝了,是我在輔佐李雲龍 我用武功在三國練兵 景泰太子 大唐:開局乞丐,我掀翻了整個盛唐 水滸有天庭 興漢使命 帶著外掛闖三國 重燃1990 明土無疆 我在大唐當秀男 小二逍遙 星際致富日常 天禧盛世 吾乃韓馥之從三國開始 原始人之我是神棍 興風之花雨 我和英雄有約會 大宋的變遷

宋太初的三箱底稿涉及方方面面,集奏疏、記注、心得、策論於一體,少了雕琢的痕跡,無限接近事實。

五代亂世近在眼前,這裡的廟堂、江湖,沒那麼冠冕堂皇,有血有肉,多憂少喜,甚至是聳人聽聞。

譬如漢水、長江匯流處的某座驛站總有旅人失蹤,一場暴雨衝出數十具白骨,醜惡再難匿跡。

可是,若能溫飽,誰又願嚼食同類?

劉緯讀的津津有味,還將駭人聽聞的情節移植到《聖僧西遊記》中,塑造禽獸不如的非人形象。

戴朝宗恰恰相反,有生以來第一次感受到這個世界的惡意,白紙黑字,真真切切。是戴國貞羽翼保護之下,無法接觸的現實。

他忽有所悟,從側面理解劉緯善待貧苦因由:貴人惜身,黎庶搏命,光腳的絕不會真怕穿鞋的,再尊貴也逃不過一鍋肉的命運。

戴朝宗變了,對下人越來越有禮,一口一個姐姐、叔叔的叫著,反正又不會少塊肉、也不會少一錢,何樂而不為?

漸漸的,下人回以善意,每當王氏拿起擀麵杖,總有人通風報信,將不幸扼殺在搖籃之中。

王氏哪知道戴朝宗的心思成天放在盤中餐上,以為是受劉緯潛移默化才有所成長,一度想就此在夷陵安家,待兩子登科,再風風光光殺回京師。對待催歸信,總是一推再推。

但十年寒窗太久,只爭朝夕。

劉緯埋頭苦讀之外,還兼顧著練膽,主動拜訪州縣大小官員。

因宋太初、丁謂、戴國貞的背書,從未吃過閉門羹。

刷聲望固然是原因之一,主要還是練膽。

那夜長談之後。

宋太初認為他的靈性、才情俱為上上之選,殿試唯一的變故就是:因膽怯而無法正常發揮。

宋太初以遭天子黜落的禮部進士為例說明:就算是作弊登科,也絕不至於文理不通,“怕”才是主要原因。

宋太初還畫龍點睛的指出:天子親試,“錯”並不可怕,可怕的是進退失“措”。“錯”可以理解為理念不同、見解不同。“失措”則只有一種可能,即“君前失儀”。

宋太初的苦心沒白費。

劉緯已深諳其中真義:童子試要的不是對錯、優劣,而是一鳴驚人,天下側目,繼而彰顯盛世。

劉緯仍然埋頭苦讀,不敢有一絲懈怠。

童子舉出身,仍然可以再試進士。那輩子從未竭盡全力過,這輩子來補。

此時,趙宋帝國正沿著歷史軌跡蹣跚前行。

契丹不斷寇關河北、河東,天子趙恆不得不御駕親征。

党項諸部則從未放棄蠶食陝西路長城沿線。

回鶻、吐蕃好一點,正忙著內鬥、忙著應付党項。

巴蜀卻不讓人省心,亂成一鍋粥不說,官軍竟然屢戰屢敗。

曾經成功鎮壓李順叛亂的雷有終灰頭土臉,甚至做好了被流放的準備。

丁謂沒心思埋怨宋太初趁火打劫,就地改任夔州路轉運使。

夔州成為平亂後方,各種物資源源不斷的經此運往益州,民脂民膏一點一點的還了回去。

趙恆直面官軍接連失利的事實,恩威並重。

蜀亂罪魁禍首、知益州牛冕削籍,流儋州海南)。

西川轉運使張適削籍,責授連州參軍。

以此安定人心。

戰功赫赫的西北驍將、洛苑使、內侍省副都知秦翰,改任川峽招安巡檢使,準其便宜行事。

以此施壓亂軍。

在這個武夫備受猜忌的年代,宦官早已異軍突起,撐起中原政權半邊天。

秦翰又一次不辱使命,親至一線督戰,身負流矢而不退,五戰五捷,軍心大振。

雷有終不得不硬著頭皮強攻,不計敵我傷亡的火燒成都。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