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鄭雨輝
1湖南的“湖”指何湖?
<101nove.東江湖
湖南省湖南省地處中國中南部,長江中游,地理上屬於華中地區,省會為長沙;因地處洞庭湖以南得名“湖南”,又因湘江貫穿全境而簡稱“湘”。湖南歷史悠久,舊石器時代有人類活動,古為苗人、越人和楚人的生活地區。西周時期為楚國南部。唐廣德二年764年)首置湖南觀察使,至此中國行政區劃上開始出現湖南之名。湖南經濟主要集中於湘東北,長沙、株洲、湘潭、嶽陽、衡陽和常德為工商業發達城市。
2湖南苗族男女青年訂下終身的好時機是哪個節日?
<101nove.跳香節
打背節
流行於境內富寧縣的部分地區,於每年農歷正月初三到十五這幾天舉行,是苗族男女青年的節日。節日中,男女青年歡聚在風景優美的山坡上,當打背開始時,男的蜂擁而出,沖到自己選中的姑娘面前,一手挽住姑娘的脖子,一手矇住姑娘的眼睛,其他小夥子去打她的背。姑娘也不甘示弱,一邊大笑,一邊掙紮。掙脫時,捉住小夥子,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整個場地,男追女逐,歡蹦亂跳。打累了,男女雙雙即各找一個地方打土電話即用兩個竹筒,中間連一長線,各在一方對著竹筒講話、唱歌都能聽見),相互傾吐蜜語衷情,以企結成伴侶。情投意合後,再告訴父母,擇吉日成親。
3湖南趕年是哪個民族的風俗?
<101nove.土家族
土家族過春節,一般比漢族提前一、兩天,也有提前六、七天的,稱為“趕年”。“趕年”的時間,因姓氏宗支而異。以酉陽縣為例;老寨鄉彭姓,臘月二十九過“趕年”;後溪鄉彭姓,臘月二十四過“趕年”;可大鄉和沙灘鄉李姓,臘月二十八過“趕年”。過“趕年”的方式,也不完全一樣。可大、沙灘鄉李姓過“趕年”時,禁止殺雞、殺豬,晚上禁點油燈,只能點燭,並通宵不熄。部分彭姓過“趕年”時,清晨得由男子做飯。飯做好,祭祀祖先完畢,再喊女人、孩子起床。飯後,全家出門遊玩。土家人平日用鼎罐做飯,過飯“是將肉切成,加上佐料,一層米一層肉,’蘿蔔等,合煮一鍋。“年飯”做好,要先祭祀祖先。祭祀時,焚香燃燭,燒錢化紙,三跪九叩,懷念祖先功德,祈求祖先護佑。
4去湖南新化拜年,主人會送你兩枚檳榔,是什麼意思?
<101nove.當你好友
新化元旦必定準備極豐富地早餐,俗信新年地第一餐愈豐富表示這一年愈豐收。長沙風俗,有客前來拜年,要放鞭炮迎接。入座後,送上兩枚檳榔,稱為元寶,祝其發財之意。
5湖南桃源嘗新節中,新米飯給什麼動物吃?<101nove.貓
農歷六月六日,又稱“嘗新節”,“半年節”,是農村的隆重節日。農家從田中摘取少許將熟的稻穗,搓成米粒,煮成新米飯,殺雞宰鴨,舉行家宴,叫做嘗新。宴前,先將飯菜供天地,祭祖先,再將新米飯喂給狗吃,然後按家中長幼次序嘗新米飯。民間傳說稻種是拘從天上偷來的。當時世上沒有水稻。狗漂洋過海跑到天上,在谷種上打了個滾,渾身上下粘滿了穀粒,回來浮游天河時,身上的穀粒被水沖洗掉了,僅翹著的尾巴上剩下幾粒穀子,帶回人間後,才有了水稻。
6常德名稱與什麼有關?
<101nove.名人
北宋政和七年1117年)取《詩經.常武》小序“有常德以立武事”之義置常德軍而得名。
常德歷史悠久,公元前277年秦昭襄王三十年)蜀守張若“伐取巫郡及江南”,在今武陵區城東建築城池,設黔中郡,迄今2200多年歷史。史稱武陵、朗州、鼎州,曾是七朝郡治、七朝軍府、七代藩封之地,轄區遠及湘西北、鄂西南、黔東北、桂東北地區,素有“西楚唇齒”、“黔川咽喉”之稱。
7湖南縫紉業祖師爺認同哪位?
<101nove.織女
裁縫業,尊奉軒轅氏(黃帝)。《史記》稱黃帝:“姬姓,號軒轅氏、有熊氏”。後世尊其為中華文明的“人文初祖”。因傳言黃帝曾教民眾用骨針穿麻線縫樹葉和獸皮做衣,故被縫紉業尊為祖師
8湖南風俗立夏吃什麼?<101nove.面
立夏吃蛋,節令飲食習俗。
流行於湖南大多數地區,以湘南的衡陽、郴州、永州和湘西最甚。立夏日,將整雞蛋煮熟,剝殼後加紅棗煮湯吃,叫“吃立夏蛋”。湘南一帶,主要是嘉禾、藍山、桂陽於立夏當天早晨起來,將整雞蛋煮熟,用紅紙或紅色染料將蛋皮染紅,再用一個小網袋裝上,繫上少年、兒童的前胸,一直掛到中午或下午再剝去蛋殼將蛋吃掉。民間以為立夏吃蛋,能強身健胃,行走有勁。諺雲“立夏吃蛋,石板踩爛。”
9湖南長沙“娜麗婆”是什麼意思?
<101nove.潑辣能幹的女人
湖南方言:
王眼畜生--忘恩負義的人
紅漆馬桶--外表好看,其實是草包的人
燒火老倌--有兒媳婦的老頭
光眼瞎子--明明東西在眼前,就是沒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