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1、薛仁貴臨終前最後討伐的異族是哪族?
<101nove.、突厥
開耀元年681),已經68歲高齡的薛仁貴開始了自己人生最後的一場光輝戰爭.開耀元年,薛仁貴拜瓜州治晉昌,今甘肅安西東南鎖陽城)長史,不久,不斷侵擾唐北境,薛仁貴又拜右領軍衛將軍、檢校代州治雁門,今山西代縣)都督。次年,突厥酋長阿史那骨篤祿招集突厥流散餘眾,擴充套件勢力,自稱可汗,於永淳元年據黑沙城今內蒙古呼和浩特東北)反唐。同年,單于都護府治今內蒙古和林格爾西北)檢校降戶部落官阿史德元珍因犯罪被囚),聞阿史那骨篤祿反唐,便詐稱檢校突厥部落以自效,趁機投奔於阿史那骨篤祿。阿史那骨篤祿因阿史德元珍熟知唐朝邊疆虛實,即令其為阿波大達幹,統帥突厥兵馬,進犯幷州治晉陽,今山西太原西南)與單於府北境,殺嵐州刺史王德茂。
同年冬,69歲高齡的薛仁貴帶病冒雪率軍進擊,以安定北邊。領兵去雲州,就是今天的大同一帶,和突厥的阿史德元珍作戰。突厥人問道:“唐朝的將軍是誰?”唐兵說:“薛仁貴。”突厥人不信,說:“我們聽說薛仁貴將軍發配到象州,已經死了,怎麼還能活過來?別騙人了!”薛仁貴於是脫下頭盔,讓突厥人看。因為薛仁貴威名太大了,以前曾經打敗過九姓突厥,殺過許多人,突厥人提起他都怕,現在看見了活的薛仁貴,立即下馬跪拜,把部隊撤回去。薛仁貴來了就是打仗的,哪裡會因為受了幾拜就客氣,立即率兵追擊,打了一個大勝仗,斬首一萬多,俘虜三萬多,還繳獲了許多牛馬。
永淳二年二月二十一日683年3月24日),薛仁貴因病於雁門關去世,享年七十歲。唐高宗追贈他為左驍衛大將軍,幽州洽薊縣,今北京城西南)都督。薛帥的傳奇的一生結束了。
2名臣伊尹當初用什麼身份去接近成湯?
<101nove.工匠
後來湯與莘氏通婚,伊尹作為莘氏的陪嫁奴隸做了湯的廚師。伊尹見湯是個賢德的君主,想向他提出自己的治國主張。一次,伊尹借湯詢問飯菜的事,說:“做菜既不能太鹹,也不能太淡,要調好佐料才行;治國如同做菜,既不能操之過急,也不能鬆弛懈怠,只有恰到好處,才能把事情辦好。”商湯聽了,很受啟發。
3哪位古人被尊為“百家宗師”?
<101nove.呂尚
姜尚前1128~前1015),字子牙,呂氏,一名望,尊稱太公望,武王尊之號為“師尚父”,世稱“姜太公”。漢族華夏族),曾幫助大禹治水立過功,被封在呂,姜為其族姓。姜子牙出世時,家境已經敗落了,所以姜子牙年輕的時候幹過宰牛賣肉的屠夫,也開過酒店賣過酒,聊補無米之炊。但姜子牙人窮志不短,無論宰牛也好,還是做生意也好,始終勤奮刻苦地學習天文地理、軍事謀略,研究治國安邦之道,期望能有一天為國家施展才華。雖然他滿腹經綸、才華出眾,但在商朝卻懷才不遇。他已年過六十,滿頭白發,閱歷過人,仍在尋機施展才能與抱負。
姜太公是齊國的締造者,周文王傾商武王克殷的首席謀主、最高軍事統帥與西周的開國元勳,齊文化的創始人,亦是中國古代的一位影響久遠的傑出的韜略家、軍事家與政治家。歷代典籍都公認他的歷史地位,儒、道、法、兵、縱橫諸家皆追他為本家人物,被尊為“百家宗師”。
4早年管仲三次參加戰鬥,但三次都從陣上逃跑回來,是什麼原因?<101nove.孝
管仲三次參加戰鬥,但三次都從陣上逃跑回來。因此人們譏笑他,說管仲貪生怕死,沒有勇敢犧牲的精神,鮑叔牙聽到這譏笑後,深知這不符合管仲的實際情況,就向人們解釋說,管仲不怕死,因為他家有年邁的母親,全靠他一人供養,所以他不得不那樣做。管仲同鮑叔牙的友誼非常誠摯,他也多次想為鮑叔牙辦些好事,不過都沒有辦成;不但沒有辦成,反給鮑叔牙造成很多新困難,還不如不辦好。因此人們都認為管仲沒有辦事本領,鮑叔牙卻不這樣看,他心裡明白,自己的朋友管仲是個很有本領的人。事情所以沒有辦成,只是由於機會沒有成熟罷了。在長期交往中,他們兩人結下了深情厚誼,管仲多次對人講過:生我的是父母,知我的是鮑叔牙。
5殺妻求將的古代名將是誰?
<101nove.吳起
衛國左氏(今山東省定陶,一說曹縣)人。吳起喜好用兵,一心想成就大名。《史記.孫子吳起列傳》與《儒林列傳》記吳起在魯“嘗學於曾子”,至魏又拜子夏為師。孔門再傳弟子中,出現這樣一位與“武聖”孫子齊名的大軍事家,由此對研究孔子及早期儒家學者對軍事的態度和素養很有說明和參考作用。周威烈王十四年(前412年),齊國進攻魯國,魯國國君想用吳起為將,但因為吳起的妻子是齊國人,對他有所懷疑。吳起由於渴望當將領成就功名,就毅然殺了自己的妻子,表示不傾向齊國,史稱殺妻求將。魯君終於任命他為將軍,率領軍隊與齊國作戰。
6古代名將趙奢最初任趙國什麼官職?
<101nove.縣官
趙惠文王時,趙奢初做趙國的田部吏(徵收田賦的小官),收租稅,執法無私,因平原君家不肯出租,趙奢依法處置,殺平原君家主事者九人。平原君發怒,要殺趙奢,趙奢說道:“君於趙為貴公子,今縱君家而不奉公則法削,法削則國弱,國弱則諸侯加兵,諸侯加兵是無趙也,君安得有此富乎?以君之貴,奉公如法則上下平,上下平則國強,國強則趙固,而君為貴戚,豈輕於天下邪?”(《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意思是說:“您是趙國的貴公子,現在縱容您家不奉行公事,那麼國法就會削弱;國法削弱了。
國家就會衰弱;國家衰弱,各國就會進兵侵犯;各國進兵侵犯,趙國就不能存在,那您還怎麼保持現在這樣的富貴呢?像您這樣地位高貴的人,如能奉公守法,那麼全國上下就會公平合理;上下公平合理,國家就強盛;國家強盛,趙國統治就鞏固了,您作為國君的親族,難道會被天下人輕視嗎?”平原君聽了這番道理,認為趙奢是位很賢能的人,向趙王介紹舉薦。周赧王四十四年(前271年),趙奢得到平原君的薦擢,被任命為治理全國賦稅的總管。趙奢管理全國的賦稅後,國家賦稅因之公平合理,百姓富裕,國庫充實。
7古代名將廉頗最後死在什麼地方?
<101nove.楚國
廉頗於是離趙投奔魏國大梁(今河南省開封市)。廉頗去大梁住了很久,魏王雖然收留了他,卻並不信任和重用他。趙國因為多次被秦軍圍困,趙王想再任用廉頗,廉頗也想再被趙國任用。趙王派遣使者宦官唐玖去帶著一副名貴的盔甲和四匹快馬到大梁去慰問廉頗,看廉頗還是否可用。廉頗的仇人郭開卻唯恐廉頗再得勢,暗中給了唐玖很多金錢,讓他說廉頗的壞話。趙國使者見到廉頗以後,廉頗在他面前一頓飯吃了一鬥米,十斤肉,還披甲上馬,表示自己還可有用。但使者回來向趙王報告說:“廉將軍雖然老了,但飯量還很好,可是和我坐在一起,不多時就拉了三次屎。”趙王認為廉頗老了,就沒任用他,廉頗也就沒再得到為國報效的機會。
楚國聽說廉頗在魏國,就暗中派人迎接他入楚。廉頗擔任楚將後,沒有建立什麼功勞。他說:“我思用趙人”(《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流露出對祖國鄉親的眷戀之情。但趙國終究未能重新啟用他,致使這位為趙國做出過重大貢獻的一代名將,抑鬱不樂,最終死在楚國的壽春(今安徽省壽縣),年約八十五。十幾年後,趙國被秦國滅亡(參見秦滅趙之戰)。
8“國士無雙”指的古代哪位名將?
<101nove.嶽飛
秦朝末年,韓信因得不到項羽的重用,而改投奔劉邦,開始也沒有得到重用,因滕公的推薦給蕭何,蕭何認為他是一個不可多得的人才推薦給劉邦。劉邦敷衍應付,韓信不辭而別,蕭何月下追韓信,對劉邦說他是國士無雙,劉邦拜他為大將。
9漢代平定七國之亂的名將周亞夫是怎麼死的?
<101nove.病死
周亞夫因事惹禍,這次是由於他的兒子。兒子見他年老了,就偷偷買了五百甲盾,準備在他去世時發喪時用,這甲盾是國家禁止個人買賣的。周亞夫的兒子給傭工期限少,還不想早點給錢,結果,心有怨氣的傭工就告發他私自買國家禁止的用品,要謀反。景帝派人追查此事。
負責調查的人叫來周亞夫,詢問原因。周亞夫不知道兒子做了什麼,對問的問題不知如何回答,負責的人以為他在賭氣,便向景帝報告了。景帝很生氣,將周亞夫交給最高司法官廷尉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