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德國情報戰失誤101nove.德國起步晚
法國人在研製75毫米野戰炮時,成功地躲過了德國秘密情報機關的偵察和竊取活動,他們表面上進行短後坐炮的多次試驗,以此來掩蓋秘密進行的長後坐炮試驗,將敵方引人歧途。結果,德國人花了九牛二虎之力仿製的法國野戰炮,卻是一種假炮,這使德國的炮兵裝備落後了許多年,直到1914年還未能趕上法國炮兵裝備的水平。
10火箭最早發明於哪國?
<101nove.美國
火箭是中國一大發明,最早的多枚火箭連發裝置和齊射裝置也是中國發明的。在中國明朝人茅元儀於1621年完成了《武備志》一書中記載的火箭及其發射裝置有幾十種之多,其中有一次可發射32支和40支火箭的“一窩蜂”和“群豹橫奔箭”,有一發百夭的“百虎齊奔箭”和可連續兩次齊射的“群鷹逐兔箭”,這些都可看作是現代火箭的原始雛形。
11第一個反坦克炮是哪國人發明的?
<101nove.英國
1916年,第一批坦克投入戰場之後,在各國軍隊中引起極大的震動,它們紛紛研究自己的坦克和各種反坦克武器。在此後不久,法國就製造出了世界上第一種反坦克炮,起名為“樂天號”。“樂天號”反坦克炮可視為加農炮的同族兄弟,它的特點是炮管較送長,炮膛壓力較大,因而其實心的穿甲彈出炮口之後,動量很大,具有足夠穿透坦克裝甲的能力。
12最早的穿甲彈是用於什麼途徑?
<101nove.反裝甲車
穿甲彈早在十九世紀便已在戰場廝殺,當時,它主要對付裝甲戰船,用得還不普遍.
13我國明代哪種炮可以發射爆炸彈?
<101nove.毒火飛炮
毒火飛炮:輕型火炮。身用熟鐵,長1尺多,裝藥10多兩,發鐵殼爆彈,彈內有5兩砒霜、硫磺、毒藥。其戰時鐵殼碎片擊殺敵人馬,毀其戰具,毒氣可毒殺敵軍人馬。
毒火飛炮是世界火器史上使用爆炸彈最早的火炮是中國明代一種發射爆炸彈的輕型火炮,簡稱飛炮。毒火飛炮創制於明代弘治年間(1488一1505)。在嘉靖二十五年(1546),陝西三邊總督曾銑及宣大總督翁萬達的上疏中有關毒火飛炮的記敘是對這種火炮的最早文獻一記載。
1440毫米博福斯高炮是哪國的産品?
<101nove.瑞典
這對於博福斯公司而言,無疑是難能可貴的機會。瑞典設計師們從德國設計師處獲得了全新的設計思路和寶貴的設計經驗。但實際上,由於博福斯和克虜伯兩家公司的設計理念存在重大區別,瑞典設計師們一直專注於輕型火炮的研製,而德國設計師們則偏向研製重型火炮。30年代中期,待到國際上對於德國開發武器的限制逐漸放鬆後,兩家公司的合作隨即中止。分道揚鑣後,德國克虜伯公司研製出了在二戰中為德軍立下赫赫戰功的fak-36型88毫米高射炮,而博福斯公司則開發出了著名的40毫米博福斯高射炮。
15蘇聯多軌道自行火箭炮上的“k”是什麼單詞的縮寫?
<101nove.共産國際
1941年6月28日,蘇軍決定組建一個Б-10日夜,頭2門火箭炮開到了駐地。第2天,炮兵連正式成立。當時只有7輛試生産型的Б-16歲的伊萬?安德烈耶維奇?費列洛夫大尉。經過1個多星期的應急訓練後,全連已經熟練的掌握了火箭炮的操作方法。由於極端保密,連炮兵連的人員都不知道火箭炮的正式名稱。但是炮架上有一個k字共産國際工廠的第一個字母),便愛稱其為喀秋莎katюa)。這個名字後來不脛而走,幾乎成為紅軍戰士對火箭炮的標準稱呼。7月上旬,獨立炮兵連被編入西方方面軍,來到了危如累卵的斯摩稜斯克前線。7月14日,7門喀秋莎隔著奧爾沙河,發射了112枚火箭彈,打擊了對岸的德軍,而對於德國人來說,這還只是個開始。在此之後,費列洛夫連躲過了德軍的空中偵察和炮兵觀測隊,在斯摩稜斯克,在葉爾尼亞,用自己憤怒的齊射,毫不留情地教訓了法西斯侵略者。
16線膛炮是哪國發明的?
<101nove.德國
從火炮出現到19世紀中葉以前,火炮一般是滑膛前裝炮,發射實心球彈,部分火炮發射球形爆炸彈、霰彈和榴霰彈。最初的線膛炮是直膛線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前裝彈丸方便。這種火炮發射速度慢,射擊精度低,射程近。為了增大火炮射程,19世紀初歐洲許多國家進行了線膛炮的試驗。1846年,義大利g.卡瓦利少校製成了螺旋線膛炮,發射錐頭柱體長形爆炸彈。螺旋膛線使彈丸旋轉,飛行穩定,提高了火炮威力和射擊精度,增大了火炮射程。線上膛炮出現的同時,炮閂得到改善,火炮實現了後裝,發射速度明顯提高。線膛炮的採用是火炮結構上的一次重大變革,至今線膛炮身還被廣泛使用。滑膛炮身則為迫擊炮等繼續使用。
17哪國最早使用列車炮嗎?
<101nove.美國
最早使用列車炮的國家則是美國。在南北戰爭期間,聯邦軍北軍)為了圍攻邦聯軍南軍)據地彼得斯堡petersburg),首次採用搭載了無蓋列車的十三英寸臼炮進行轟擊,這是世上第一款的列車炮。
18在蘇德塞瓦斯托波爾攻防戰中被稱為“雷神之錘”的炮是哪個?
<101nove.剛瑪炮
1942年6月6日,第二次塞瓦斯托波爾攻防戰拉開了序幕。當天,203個德軍炮兵連集結在北部要塞群,曼施泰因力圖在最強防禦線上開啟缺口,從而發起二戰中德軍最瘋狂的一次炮擊作戰。但是,在最北部的“馬克西姆-高爾基i號”要塞壓制著北方主要道路和別別克峽谷的險要地帶,305毫米火炮隨時會對德軍步兵造成毀滅性威脅。而普通的火炮對這個堅固無比的要塞也毫無辦法,它的44公裡射程更讓德國第54軍難以前進寸步。為了突破最強的要塞,必須動用最強的火炮。德軍經縝密策劃後調撥了3門超級巨炮,它們分別是:420毫米固定式臼炮“剛瑪裝置”、610毫米自行臼炮“卡爾裝置”、800毫米列車加農炮“古斯塔夫裝置”也稱為“多拉炮”,而它的穿甲彈射程是38公裡所以亦必須在“高爾基i號”的射程之內冒險攻擊)。德軍的第一目標是蘇軍“庫拉貝”彈藥庫,為此,首先由“古斯塔夫”連續發射重達7100公斤的穿甲彈直接穿透8000毫米的防護層命中位於地下彈藥庫中部引起震撼全島的大爆炸,從而斷絕了蘇軍北部要塞群的彈藥供給。隨後,”古斯塔夫”順臨時搭建的4軌大型鐵路轉彎南下,開始攻擊“斯大林”要塞。同時北部德軍炮兵開始進入全面圍攻”高爾基i號”的炮擊行動。
這時北部炮擊的主角換成了610毫米“卡爾炮”,它也被稱為“雷神之錘”。“卡爾”的射速較快,重達2200公斤的610毫米高爆彈傾瀉在“高爾基i號”要塞周圍,4000毫米厚的永久水泥裝甲板被打成碎片,要塞內部開始暴露;然後是第8航空軍傾巢出動,採用每天1000架次的波狀俯沖轟炸對要塞生活區造成完全破壞,迫使蘇聯士兵向要塞內部退卻。為了壓制蘇聯步兵的突圍和增援,420毫米“剛瑪炮”對要塞周邊進行地毯式轟擊,1000公斤重的420毫米炮彈雨點般粉碎要塞周圍所有的道路、鐵路網,“馬克西姆-高爾基i號”完全孤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