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日,靈燕替招財梳頭,點綴上荷花銀簪,笑說,“小姐,受陛下之令,前往月城辦差,還有三天就回來了,等他回來收到小姐送的生辰禮物,必定很高興!”
三天,即墨諫言一走就是十天,莫名有種恍若隔世的感覺,招財開啟小小錦盒,取出一枚精美的明珠穗子,這兩年發現即墨諫言完全不會過生辰,年年只記得給她過生辰。
聽靈燕一時興起講述,即墨諫言的母親生下他之後失血過多離世,他的生辰便是母親的祭日。父親習慣性只在二月初六愛妻的祭日悼念愛妻,忽視唯一子嗣的存在。當年的即墨王爺對聞名天下,容貌才情絕世的即墨王妃情根深種,自愛妻逝世不久,流於沙場,為國捐軀,年幼的即墨諫言便被送到老家,拜張信平大將軍為師,與張橘如同樣被養在張家,青梅竹馬。
每每到二月初六這一日,即墨諫言也同他父親一般,只過母親祭日,忽視他的生辰。張橘如曾驚奇過,尚有人一生之中,從未過過生辰,識得原委,埋下此事不提,怕觸及諫言心傷,同他一樣,鮮少過生辰。
“靈燕,我去郡主府,你去嗎?”近兩年來,她回回去郡主府,都能覺察靈燕主動要同她一起去,還有云追那小子也一樣。
誤以為是這二個懵懂少年少女,對彼此有情意,特意跟著她去郡主府找個僻靜地方約約會,牽牽手,談談情。誰知事實叫人大跌眼鏡,差點讓招財的眼淚笑掉下來,鬼知道靈燕是如何對陳菜暗生情愫。
誰清楚石蒜兒與雲追怎麼互通心意,心有靈犀!
似是雙雙被拋棄的顏輸棠與她,執手相看淚眼,無語,安靜地坐在檸檬樹上,吃狗糧。
荊閱明對雲追嚴加管教,他屢屢暗中出逃,跟著招財去郡主府。
曾與顏輸棠商議,把石蒜兒和靈燕換換位置,免教有情人苦苦相思,偏這二人個個羞紅了臉,不約而同推諉,她倆只好作罷,幸虧眼皮子底下,不必經常有酸橘子掉下來。
“小姐,陛下傳聖旨,老夫人他們在正堂接旨,叫小姐過去。”張老夫人身邊的丫鬟川兒前來傳話。
是來賞,還是罰呢?最近大家都老實本分,沒犯事啊!擔著滿心疑惑,招財跟隨丫鬟往正堂前去。
正堂,跪倒在地的張鄭氏拉過招財,便將她拉到地上下跪,沒有做不對的事,她並不驚慌,泰然自若,“公公,請問陛下有什麼事?”
順子公公面露喜色,“張大小姐,大喜啊!接旨吧!”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鎮國將軍嫡女張氏橘如,溫婉……特賜婚於李皇,三日後啟程前往李國和親。”一長串話,招財光是聽懂了,他李授衣著人護送二萬斤黃金前來,一萬斤送予雲國皇帝,五千斤給大將軍府做聘禮。
剩下五千兩送去郡主府給顏輸棠,以千金為聘禮,娶顏輸棠和她去李國,準確來說,顏輸棠是要嫁給李國的武安侯。
誰是武安侯?李授衣居然出損招,直接收買雲國皇帝,若是光抬聘禮來大將軍府,不走雲皇那一遭,她拒婚是有希望。如今,死慘了,不得不嫁,違抗雲禎旨意,定會被治罪,重則牽連整個大將軍府。
她深吸一口氣,身心無限寒意,明知故問,“公公,我能不能不嫁?”
順子公公臉色瞬變,詫異地說,“小姐真是糊塗,陛下聖旨在此,不能不接,李皇陛下是娶小姐做李國皇后,而非皇妃,親自派人來提兩次親事,無上光榮。皇命難違,陛下君無戲言。”
“小姐昔日要的一萬斤黃金,李皇陛下如您所願,足足添了一倍。小姐今日若想反口,翻臉不認,李皇陛下那邊震怒,礙於兩國邦交,陛下保不住你,大將軍府也岌岌可危!”
“得嘞,旨意奴才傳到的,請老夫人代為接旨。一切後果,大小姐自己掂量吧!”
順子公公交接完聖旨,轉身回去,老夫人派人奉上幾十錠銀子,宮人滿載而歸。
李授衣,好狠!招財身心泛涼,一股氣堵著,出不來,無法自行消失。
未見一面就被拋棄,又被耗費資產請回去,姓李的意欲何為?
張老夫人思量李授衣不惜兩次派人前來娶招財,足見赤誠之心,勸導,“小如,安心嫁去吧!你與李皇是你母親舊年為你定下的親事,祖母寬心,女人總需要個歸宿,何況是母儀天下之位。只是謹記,皇宮不似自家,能包容你,丫頭啊,悉心行事。祖母不求你能為你父親與陛下做些什麼,但願你一世喜樂。似你母親,父親。和李皇琴瑟和鳴,恩愛到白頭。”
“祖母,我……”招財沉重埋下頭去,甚是苦惱,以為李授衣會就此無聲無息,全城人看自己的笑話。
兩個人的愛恨情仇,上升到家國之間,他李授衣真真是會算。
張鄭氏拉著招財的手,識得兩年前,她去李國尋他,是傷透了心回來的,“當初你出言,得言而有信,陛下既然派人宣旨意,應是與你父親商議過的。你如今可是喜歡上了諫言?終究是母親害了你吶!”她眸中盡是愛憐,當年與好姐妹一時興起定下的親事,原以為他二人心意相通,水到渠成,豈知竟落得今日兩難田地。
喜歡諫言?是不敢喜歡。
招財咬咬牙,不令眼前素來對她照顧有加,不免關愛的長輩為難,“我考慮考慮。”如果嫁過去,唯一的願景是想問個清楚,當初為何要拋棄她?
重修舊好,怕是回不去了。
李授衣說,他是一國君王,心裡不能裝著她一介女子。
思及此,她腹誹:呵忒!不能裝著我,我是禍國妖姬?就我這平凡的六分長相,你高看了!特工、間諜,為雲國榨取李國軍機情報,更不可能了,身無長物,毫無技能,不能文武。我就想要個和我彼此相愛,共同進步的,難!
張家兩位長輩女眷,紛紛喜出望外。
張老夫人聽她說考慮,莫名又捨不得了,“小如,好孩子。”她緊緊抱著招財,真若嫁去李國,此生再難相見。
張鄭氏寬慰她二人的心,“小財,授衣是個好孩子,定能對你百般照拂。”她喚招財小財,張老夫人習慣了,從招財口中得知當年她失去記憶,給自己恣意取了個名字。
表面上,雖是橘如,其實這孩子,張老夫人早將她當做另外一個親孫女看待了。性情不一,容貌未改,孝順的心一如既往,凡事她老人家心裡明朗。
喜歡一鳴驚王請大家收藏:()一鳴驚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