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念把自己羊毛套裙上掉落的頭髮給撿掉,漫不經心的回了一個恩。然後,才拿起了公司的任職表。
其實du採用的管理模式很有意思,是兩種管理模式的混合,有一部的分散,但同時也有一部分的集中,權力的流轉一般同時有兩個及以上的人監管。
這種模式其實很適合“多面手”員工的發展。但其實,還是有弊端的。
比如當初蘇念所說的小團體。
一旦互相監管的兩個員工找到了彼此利益的共同點,那麼他們就會放下對抗來進行聯合。
比如說曾經運營二部的楊懷遠和法律部的部長江海。這就是小團體最明顯的一個例子之一。
人事表,蘇念最著重注意的幾個物件。一個是她曾經的頂頭上司夏風,另外還有三個人。
分別是財政部的陸思淼,活動創意部門的商樹還有宣傳部的司白雲。
看見這三個人的姓氏的時候蘇念已經開始挑眉了。
不會這麼巧吧?
不過,她也不願意多想,因為等會兒見到了人之後,什麼問題都可以迎刃而解了。
九點很快就到了。蘇念合上資料,徑直走到了辦公室的隔壁。
是的。
因為蘇念是總策劃人,所以,會議室一般都會在總策劃人的隔壁,這樣方便總策劃人的時間。
在商場裡面,地位越高的人,時間就越是寶貴值錢。所以,大家通常都會選擇浪費下級的時間來縮短上級的時間。
之前蘇念坐助理的時候,會議室在她旁邊是用來給實習生開會的。如今,依舊是在隔壁開會,只是成員卻是換成了個個在商場磨破滾打多年的老油條。
蘇唸的臉色在進門前不由的就變得嚴肅起來。
且看今天這一場,是她在哈佛學到的知識硬還是在場那些老油條門的經驗更勝一籌!
一進門,十五六雙眼睛已經不約而同的盯上了蘇念。
這一場其實相當於一場就職演說。
但是蘇念一進門,就順便把資料交給了小林,自己則是走到會議室的最前方站定。一雙美目帶著爍人的光芒:
“各位好,本人名見蘇念。是新的總策劃經理人。現在,我給大家派發的檔案給大家五分鐘的時間觀看,接下來我會進行我的計劃分析。”
在場拿著或者沒拿著資料的人在聽見蘇念開口之後,頓時面面相覷,誰也沒見過一見面就開始工作的上級。這是連磨合時間都不給了麼?
不少老人已經開始竊竊私語嗤之以鼻。
一看就是一個毛頭小子,根本不懂得為人相處之道,這個人真的是他們未來的上司麼?
“哎,空降兵啊!”
“可不是,總裁今天早上剛任命,中午就已經開始開會工作了。果然是新官上任三把火啊。”
“不過我怎麼聽說是什麼帝都學院畢業的末流人物,怎麼當上的啊?”
“呵呵呵,有這回事麼?”
臺下一片哄亂。流言在整個會議室之間以病毒的速度傳播。
蘇念即便沒有刻意去聽也難免聽見這些人說的八卦。她的耳朵因為之前的失明變得敏銳,這種敏銳有時候是好事,有時候卻不見得是個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