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自小便明白,“愧疚”二字若用得好,就足以得到自己想要的。
這麼多年,世人眼中,她單純,溫柔,善良,懂事,深情,讓認識她的人都忍不住心疼,憐惜她。她卻知道,可以借“這一份心疼,憐惜”,得到自己心中所求。
十歲那年,父親戰死沙場,母親用自己的性命為她謀得了當朝攝政王,她的親舅舅心中那一份“愧疚”。
從此,她住進了攝政王府,成了攝政王的掌上明珠。所得的寵愛比她那些表姐妹,舅舅的親身女兒們更甚。
那時,一眾表兄弟們紛紛討好她,妄圖借她得到舅舅更多的關注。唯有賀蘭天瓊不驚不喜,絲毫不行那討好之事。
或許是他眼中的堅毅觸動了她的心絃,也或許是那一份“都是寄居在府中”的同病相憐,吸引了她。
總之,早慧的她,在那時就對他情根深種。
但她極懂得掩藏自己的心意,再加上,那時的攝政王府很亂,每個人都在忙著爭權奪勢。是以,無人察覺她的心意。
而與賀蘭天瓊的關系,也在某一次,她替他仗義執言後,得以拉近。
賀蘭天瓊其實,真的是一個知恩圖報的人。她對他一點好,他便多倍的回報她。
那時的王府裡,他與她,都是孤獨的。於是漸漸的,他們活成了彼此的親人。
賀蘭天瓊逐漸大權在握,將那些競爭者一一打敗,而與此同時,往他身邊湊的女人也越來越多,但他卻對此厭惡至極。
那些女人,不管家世多顯赫,最終卻無一不是被他“發配”到了……再不會出現在他面前的地方。
所以,京中的人都開始猜測,他是不是不近女色,喜好男風。
而她,也更加小心地掩藏著自己的心思。
後來,一個偶然的機會,她陰差陽錯開啟了賀蘭天瓊書房裡的暗室。在那裡面,她看到了,滿滿的,一屋子的“男人”畫像。
那些畫像,其實全都是一個人。是一個人從十歲左右開始,每一階段的樣子。在那些畫像的最底下,全都寫著一行小字:“梅疏影xx歲”。
她不記得自己最後是怎麼渾渾噩噩走出來的。她只知道,那天之後,她便已經相信,賀蘭天瓊心裡裝著一個叫梅疏影的“男人”。
她知道自己身體不好,舅舅縱然疼愛她,怕也不會讓她嫁給賀蘭天瓊。
所以,她那時其實並沒有想過要嫁給他,她只求能伴著他。
可明白他只喜歡男子後,她亦清楚的認識到,自己的心思必須要藏好。賀蘭天瓊一旦知道了她的心思,只怕她會同之前靠近他的那些女子一樣,再見不到他一面。
恰好,賀蘭天瓊手下有一個叫賀玄的暗衛統領傾心於她。於是,她突覺這是個機會——若她心有所愛,那他定不會再疑心她喜歡他。
再後來,那賀玄死於一次極危險的任務。她握著賀玄送給她的信物,跑到賀蘭天瓊面前,哭得肝腸寸斷。言曰:賀玄說過要娶她,而她也答應過賀玄會嫁給她。所以不論生死,她都要嫁給賀玄。
舅舅那時氣急了,說什麼也不答應。但是賀蘭天瓊,不知道出於什麼心思,竟答應了她,還替她說服了舅舅。
她捧著賀玄的牌位,嫁給了賀玄,自此潛心禮佛,聲稱要為賀玄守一輩子。
賀玄是為賀蘭天瓊而死,她用這一嫁,換得賀蘭天瓊對她深深的愧疚。
賀蘭天瓊承諾她,若她真不願再嫁人,他會永遠養著她,替賀玄照顧她。他的府裡,永遠有她一席之地。
這麼多年,賀蘭天瓊對她真的挺好,像是對親妹妹一樣好。
他喜歡的人不可能娶到,他不娶,她不嫁,就以兄妹的名義相伴著,也沒什麼不好!若是一直這麼下去,她也沒有什麼不滿足!
可是……
誰能告訴她,那梅疏影為何竟不是一個男人?
誰又能告訴她,那梅疏影當越國靖西侯當的好好的,為什麼非得跑來元國,跑到賀蘭天瓊身邊?還要光明正大的嫁給賀蘭天瓊,成為他的夫人?
沒有人能告訴她,這一切是為什麼!
或許,當年選擇隱瞞心意,便是錯。若從一開始,她就選擇坦白自己的心意。如今,會不會是不一樣的結果?
世人都說,近水樓臺先得月。她若坦露了心思,朝夕相處,真心相對,未嘗不會打動他!再不濟,有舅舅相護,也不會鬧得如今地步!
可她機關算盡,到頭來,反是誤了自己一輩子。
如今,還有機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