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去京城的事情穆霓裳雖然說動了林氏,但是這件事林氏還是要與穆靄通氣,等到年三十的這一天穆靄匆匆從軍營趕回,因為這二年的戰事一直不停穆靄已經很久沒回府了。這次回來穆靄也不能多待,和妻子、孩子們守過歲第三日穆靄就快馬離去。期間林氏把自己和穆霓裳的想法也告訴了穆靄,本來穆靄還覺得此次上京不是上上之策,可是這幾天正好傳來訊息皇上下旨封六皇子為孝郡王,七皇子為仁郡王,九皇子為忠郡王。
只聽這三個封號名面上似乎沒什麼問題,但是穆靄總覺得皇帝給六皇子的封號是在提醒他與皇位無緣。雖然穆靄沒準備提前效忠新皇,但是皇帝的心思越來越難猜,一次大封三位皇子,還有一個九皇子今年才二十,因為淑妃異常珍視這個兒子的婚事他到現在還未大婚,據說已經確定了是文淵閣大學士李笑儒的嫡女,清貴家庭的姑娘。李家出過三位華朝有名的大儒,可見淑妃是下了大功夫的。九皇子年底才會大婚,現在就分封可見皇帝更喜歡這個九皇子。穆靄在臨行前和穆霓裳密談一番,主要是囑咐女兒即便上京也不要輕舉妄動,萬一有什麼不好可以求助兵部侍郎熊天蓬,此人是穆靄的莫逆之交。
準備了兩個月,趕在離百花宴尚餘一個月的時間林氏帶著穆霓裳和穆雲裳啟程,黃姨娘留下照看王府,而六歲的穆康安被穆霓裳安排給了包大海,此人當年曾是江湖客後來從軍,因為在戰場上傷勢太重被穆靄好說歹說的留在了王府,此次穆霓裳擔心上京後無暇顧及幼弟又怕自己不在家他把武藝荒廢了,就交代包大海負責看顧穆康安,同時教導他武藝。龍少秋、鄒家兄弟和歐陽炎本來想出個人跟著穆霓裳他們上京,但是被穆霓裳拒絕,她讓他們和包山一起看顧安西,這是穆家軍的大後方必須保證穩定,穆靄知道後派回了一隊夜梟協助。
林氏他們一路上只能坐馬車所以這路途上就慢了許多,即便是如此林氏和穆雲裳的身體依舊被折磨的不輕,倒是穆霓裳一路上假作男子騎在馬上卻神采奕奕。還有石馨,她扮作小丫頭的樣子守在林氏身旁,一路上看著車窗外的景色心中雀躍,要是有一天自己也可以像包叔一樣遊歷遍天下就好了!
相比於石馨的思維發散穆霓裳坐在馬上就更加專心,她前世做樊梨花的時候早就看慣了山山水水,現在雖然時代不同但是一路上的景色與前世似乎並無區別,她更加在意最近朝廷裡的動靜,這影響著她進京以後的行動。
聽說前陣子太子被皇帝訓斥了,因為十二皇子身體每況愈下昏迷的時間比醒著的時間還多,皇帝憂心不已但是太子非但沒有寬慰皇帝心思還夜夜笙歌,皇帝知道後大加斥責並命令皇太子閉宮自省。相對的據說那位倒黴的孝郡王似乎日子過的不錯,最近時長得到皇帝贊賞,尤其是他從工部調進了吏部,這可是管理天底下所有官員升降的部門,可以和官員的接觸更多更加密切也更好安排自己人上位。那位穆霓裳看好的廉郡王依舊在戶部,依舊做著那不討好的討債工作,下面彈劾他的本章也不見減少,但是這位王爺居然能穩坐釣魚臺,穆霓裳覺得這人不簡單,也許自己心中所想能夠成真也不一定。
平西王府在京城沒有宅子,這次林氏是打發了人先去給林如海送了個信,林如海在揚州任上幾年功績不錯被皇帝調任主管江南鹽政,此次林氏是和弟弟借用林家在京的宅子。林如海非常快的就回了信,他不但快馬加鞭安排可靠人手幫姐姐整理家裡的宅子,還提起妻子賈氏也在意妃的邀請之列,此次請林氏多多照顧這位弟媳。林氏接到信後喜憂參半,喜得是弟弟得到皇帝賞識,揚州可是大華的錢袋子,鹽政更是皇帝的心腹,憂的是弟弟遠在江南他的妻子意妃都下了帖子可見這次意妃對於霓裳是勢在必得。
林家雖然老家在姑蘇,但是當年林家也是五代列侯林父更是曾在京任職,後來因為身體不好才請辭回鄉。林父過世林如海守孝過後要參加科考就帶著母親進了京,京裡的宅子也因此翻修了一遍,後來林如海進入翰林院又娶了賈氏,他們一直住在這裡直到林母病逝,林如海和賈氏扶靈回鄉。丁憂過後又在京住了一年多才去揚州,想著沒準那日還要回京任職便交代可靠家人一直打理,這次林氏和賈氏分別進京林如海又派得力的家人將宅子修理了一遍,等到林氏他們進京的時候林府已經恢複了以前的樣子。
看到幼時成長的地方林氏一時想起了故去的父母,悄悄擦幹淨眼淚林氏看到二門裡一群婆子圍著一個打扮清雅的婦人,這應該就是早自己幾天進京的弟媳賈氏。林氏領著兩個女兒上前,賈氏也趕緊上前一步行禮道:“長姐,一路辛苦了!”
林氏比林如海大的多,可真真實實是嫡長女!她雖然在之前一直看不慣賈氏的一些行為但是想著這個弟媳畢竟是公侯小姐出身有些個矯情也是可以原諒的,所以此時林氏也是笑逐顏開的道:“弟妹,咱們倒是第一次見!”
“是呀!”賈氏看到這位大姑姐通身的氣派倒是好感倍增,她也知道當年自己年輕做的事情確實欠考慮,倒也不怪這位大姑姐不高興。
此時穆霓裳和穆雲裳上前給舅母見禮,賈氏一看眼前的兩個姑娘,一個一身淡鵝黃,衣裙上以金線繡著孔雀尾樣的紋路,煙霞裙逶迤拖地,她頭上倭墮髻斜插碧玉翠竹釵,再看她生的身材高挑、明眸皓齒眼中帶著些不怒而威。這就是大姑姐的長女韶華郡主,看著卻不如一般小姑娘柔柔弱弱的樣子。而她旁邊的穆雲裳倒是更符合賈氏的喜好,主要是她與賈氏在外貌上有些相似,都是削肩膀、腰若約束,只是穆雲裳尚未張開,十一歲的女孩子還是有點小,再加上她性格效母卻懦了些,站在穆霓裳的身邊看起來好像比姐姐小上不少。
賈氏不敢怠慢兩個外甥女,尤其是穆霓裳她可是平西王府的嫡長女、皇帝親封的郡主,她在兩個女孩行過禮後親親熱熱的遞上見面禮,當然厚此薄彼是肯定的,畢竟穆霓裳是嫡女而穆雲裳是庶女。
見過面賈氏趕緊攙上林氏的手臂好似親姐妹一般親親熱熱的走進正屋,落座敘話賈氏才知道林氏居然把自己幼子留在了家中,這要是賈氏萬萬不敢,那姨娘萬一起了歹意可怎生是好!雖然為了上京方便自己也把兩歲的女兒留在了揚州,但若是兒子自己萬萬不敢這麼大的膽子!可是生了黛玉也有兩年了自己又沒了動靜,急的賈氏找遍了揚州的大夫,更是託了自己母親榮國公夫人在京城裡遍尋方子,那補藥跟流水似的吃就是不見動靜。
因為賈氏考慮到林氏她們累了一路親熱的交談後,就親自安排管事娘子送林氏到早就安排好的院子休息。林家在京的宅子並不是很大,這源自於林氏的父親及祖父都不是喜歡奢華的人,所以雖然他們當年也是朝中重臣,但是住的院子不過是個規規矩矩的三進院子帶個小花園子。第一進院子是待客的正堂和外書房,二門裡就是二進院子,這裡是整座院子的中心,原來是林氏的父母的居所後來是林如海與賈氏的居所。二進院子和三進院子中間是個花園子,花園子有些亭臺樓閣。而三進的院子是原來林氏幼年的居處,後來林如海娶了賈氏林母就搬到這裡居住。現在走進這院子林氏一時感慨良多,自己從這裡出生在這裡長大,雖然不是從這裡出嫁但當時回姑蘇的時候她年紀已經和現在的雲裳差不多,對這座院子的感情比祖宅更甚。
林氏的到來自然住進三進的正屋,而穆霓裳姐妹分別住進東西廂房。他們上京之時為了輕裝減行帶的人並不多,林氏沒有帶嚴嬤嬤,除了因為她年紀大了不利於遠行也有留下照看穆康安的意思在,這次她帶瞭如心前來還有兩個小丫頭,小雅和小翠,當然還有跟在她身邊起到保護作用的石馨。穆霓裳身邊除了楊嬤嬤就帶了鹿鳴來,留了鸞鳳是因為今年她就該出嫁了給她時間繡嫁妝,同時對於良辰、美景也還需要鸞鳳加緊訓練。穆雲裳也是隨姐姐帶了奶媽媽朱嬤嬤和她的大丫頭景泰。剩下他們上京還帶了粗使的丫頭四個、婆子四個,其餘的就是穆家的護衛家甲,由護衛首領邢飛親自帶領了十餘人,因為他們都是男子賈氏安排他們住進前院的下人排房。
林氏和兩個女兒各回房間梳洗,管事娘子林福家的告退回了二進院子,見到暖閣裡休息的賈氏回稟道 :“回太太,姑太太和郡主、二表小姐已經安頓好了。”
“嗯!辛苦你了!”賈氏從出生的時候就身體羸弱,榮國公夫人因為老來女對於這個女兒異常珍視,打小就金尊玉貴的養著她,在京城榮國公府的賈敏當年可是相當有名。後來榮國公賈代善不知怎麼就看上了根基淺薄的探花林如海,否決了榮國公夫人將女兒嫁入老親揚州甄家的決定,氣的老妻大鬧一場!賈敏倒是願意嫁給那位多才英俊的探花郎,當然她一個閨閣女兒不可能知道林如海多英俊,可是她大哥知道呀!賈赦因為父親給妹妹定了個清貴進士特意去看了看林如海本人,一面見過賈赦只覺得自己那個號稱會讀書的弟弟跟人家就沒法比,那林如海才思敏捷、長相俊朗,總之本來覺得父親選錯人的賈赦心裡覺得自家老爺子非常慧眼識人。
這林福家的是賈敏的陪嫁丫頭,是榮國公夫人史氏親手培養的本來是為了到林家能幫著賈敏爭寵,但是因為賈敏到林家就輕輕鬆鬆的打發了通房,林如海本也不在女色上著意,所以她在幾年後就被配給了林家的家生子林福,成了管家娘子。林福家的知道前些年賈敏被林氏呵斥的事情,更見過包大海家的如何對付賴嬤嬤,她心裡一直為自己的女主人不平,今天逮到機會她對賈氏道:“太太,不是奴婢說嘴,這姑太太也太拿腔調了,還有韶華郡主,看人的時候總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樣子。”其實林福家的真是在挑事,穆霓裳什麼時候高高在上了?!只是在自己母親和舅母說話的時候不言不語罷了,主要對於後院婦人的聊天內容穆霓裳實在不感興趣。
賈氏睜開眼皮看了林福家的一眼道:“姑太太是郡王妃,大姑娘是郡主還是皇帝親賜封號的郡主,就是我母親看到她們都要退到一射之地,所以即便她們狂傲些也是應當的,誰讓平西王府現在簡在帝心呢!”
林福家的聽出自己說進了賈氏的心坎裡趕緊獻媚道:“還是太太寬宏,奴婢就看不上這狂三作四的人。”
賈氏聽到林福家的話心裡熨帖嘴上卻說:“姑太太不好伺候,你們要仔細些,別說咱們賈家出來的都不懂規矩。”
“是,奴婢省的。”林福家的在賈氏面前諂媚完了就出去忙活。
林氏是提前入京的,距離百花宴還有個四五日的時間,這個時間把握的很好不會太趕讓意妃覺得自己家怠慢,也不會太早讓人覺得自己家恨不得巴上皇帝寵妃。穆霓裳進京後先休息了一天,第三天她派石馨打著採買的名義出府而去,她自己則跟著母親林氏和賈氏帶著穆雲裳去榮國府拜見姻親賈氏一族。因為這次上京穆靄和林如海都沒來,所以這次的拜會只是夫人之間的拜會,林氏和賈氏四人坐著大轎來到寧榮街,只見一塊刻有“敕建榮國府”的紅漆大門中門大開,穆霓裳從轎子的窗簾縫隙中偷看,門口站著一位白麵微須的男子旁邊是一個稍微年輕一些的男子,估計這二人就是榮國公的兩個兒子,自己舅母的兩個親哥哥,賈赦、賈政。而他們身後站著一個十六七歲的青年還有一個十二三歲的少年該是賈政長子賈珠、賈赦次子賈璉。
因為是女客,轎子直接抬進二門,賈赦和賈政因為來的林氏是王妃之尊才帶著兒子在門口迎接一下,這會兒人進二門就沒他們男人什麼事了,他們自然就該幹什麼幹什麼去了。到了二門林氏四人下轎換成由四個婆子抬的小軟轎送往榮國公夫人所在的榮慶堂,到了榮慶堂門口遠遠的榮國公夫人史氏帶著自己的兩個兒媳婦賈赦的填房邢氏夫人和賈政的原配王氏夫人迎候多時。 林氏下轎快走了一步上前對史氏說:“親家老太太太客氣了!”她雖是王妃但是史氏怎麼說也大她一輩,所以該有的客氣林氏還是知道的。
史氏臉上也堆滿了笑容道:“平西王妃太客氣了!”此時,賈氏也上前和母親見禮,史氏拉著女兒不願意撒手,雖然前兩天她們才見過。穆霓裳和穆雲裳依照對長輩的尊重上前向史氏行禮,有丫頭送上蒲團給穆雲裳,霓裳因為是郡主本該是史氏給她見禮,但她年長了兩輩穆霓裳就非常謙遜的給她行了一個晚輩對長輩的福禮,史氏趕緊和藹的拉起穆霓裳道:“哎呦,這韶華郡主可真是出落得如此亭亭玉立,真讓我老婆子稀罕!”說罷她又讓穆雲裳起來,給了兩份截然不同的見面禮,史氏拉著穆霓裳的手親熱的引領眾人進入榮慶堂。
多年來,穆霓裳最不喜歡的就是別人和她假親熱,今日史氏拉著她的樣子弄得她汗毛倒豎,可是作為禮節又不能甩開只好心裡憋氣。此時穆雲裳心裡也憋氣,只要有姐姐的地方自己的永遠不可能成為焦 點,只看這兩日舅母和史氏老太太對她和對姐姐的態度就知道嫡女永遠是嫡女,而自己這個庶女只是一個陪襯罷了!想想姨娘臨行前的囑咐,穆雲裳暗咬銀牙,不能讓姨娘失望!
林氏倒是一派自然的和賈氏在兩個賈家夫人的陪伴下落座,只是那位邢夫人小門小戶出來的連個話也不會說,而王夫人倒是都太尉統制縣伯王公之後,可王家是武將世家更加信奉女子無才便是德,這王夫人看著還行等說了幾句話林氏就知道她胸無點墨。倒是史氏拉著穆霓裳上座和暖的噓寒問暖,這個做派到讓林氏覺得甚是熨帖。
俗話說女人頭發長見識短,這句話穆霓裳覺得描述賈家的女人真是最合適不過,她們坐在一起除了家長裡短還是家長裡短,難怪賈赦會傻到去參與太子的事情,估計也是因為實在家道中落不得不去抱大腿。只聽史氏突然問起林氏:“郡王妃,這次除了參加百花宴還有旁的安排嗎?”
“倒是沒有。”林氏坦白道:“我們家王爺離京多年在京的朋友故舊早已不怎麼聯系,這次來也只有賈家這門姻親可以上門了!”林氏這話說的很是直白,主要她是怕給穆靄惹麻煩所以即便如廉郡王和熊天蓬這樣親密的人她都不能登門,只能假作京中無人省的讓其他人,尤其是皇帝猜忌穆靄串聯京中意圖不軌。
史氏一聽林氏抬舉榮國公府趕緊喜笑顏開道:“即使如此,王妃要帶著郡主多來榮國府做客,我家裡也有幾個孫女,哎!不過我的元春沒有郡主好命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