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穆霓裳卻心驚,現在在位的這位皇帝是大華朝的第四任皇帝,國號祺祥。祺祥帝是先皇世祖皇帝的第三子,因為幼年時出過天花才被世祖皇帝立為太子,在世祖皇帝英年早逝後以八歲幼齡登基。祺祥九年,皇帝在太皇太後的主持下娶了自己生母孝敬太後孃家的女兒,佟皇後在大婚後三年生下二皇子水沛,因為産後血崩佟皇後過世。皇帝因與皇後伉儷情深在水沛滿周歲的時候立他為皇太子並讓太子住在大明宮裡親自教導,到今年太子已經三十五歲坐了三十四年的皇太子,皇帝今年五十五,身體還很康健。
“父親,廢太子總要理由吧?畢竟國家儲君不是兒戲?”穆霓裳等父親用過早膳才開口說出自己心中疑惑。
穆靄端著茶杯嘆口氣道:“太子依靠外戚這幾年攏了不少官員在身邊,官家最不喜歡的就是有人跟他弄鬼。”穆靄說到這裡穆霓裳就明白了,太子坐了三十幾年太子有點穩不住了,尤其是看著自己父皇的身體一如既往的硬朗。太子的外家是華朝有名的佟半朝,佟家當年雖然比不得四王八公但也算是十二侯之一,也是跟著□□皇帝起兵的功勳世家。可是他們早在三代前就已經棄武從文,佟家出了一個右丞相、一個太傅、多位尚書,更有一位太後、兩位皇後即當今聖上的生母和元後以及撫養過四皇子的繼後。
穆霓裳怕自己父親卷進皇子們的皇位之爭,本來他這個領兵的藩王已經太惹眼了,更有可能在未來的幾年成為皇子們爭奪的焦點,但是如果可以穆霓裳希望父親盡可能的遠離奪位的漩渦。她對父親道:“關於廢太子的事父親不準備寫個奏章嗎?”
“那霓裳你說為父應該寫嗎?”穆靄沒有正面回答。
在旁邊的林氏聽到這裡插了一句道:“王爺,霓裳一個孩子還是個女孩子,您和她說這些做什麼!霓裳,你也不要再說了,朝廷的事你父親自有定奪,不是你一個女孩子該說的。”
穆霓裳聽到母親的話只好低著頭看自己的茶杯,她感覺到父親的眼神抬起頭看著父親似乎在等她的回答,穆霓裳微微一笑道:“無論我做錯什麼父親都會原諒我的對嗎?”
她的問話讓穆靄一愣,他抬手示意林氏不要出聲然後對穆霓裳道:“對,只要不是不溶於天地的禍事父親永遠會原諒你。”
“為什麼?”穆霓裳笑著說:“只因為我是父親的女兒?如果是雲裳父親也是一樣嗎?”
穆靄柔和的說:“你和雲裳不一樣,雖然你們都是我的女兒,可你是我手把手教出來的,對於你我有更多的愛。”他說完林氏覺得自己眼睛裡蒙上一層水霧,丈夫真心疼愛女兒,甚至期盼多年的兒子出生了也未改變。
穆霓裳聽到父親的話也是心中一暖,她道:“其實官家和太子跟父親對女兒是一樣的,自己親生的孩子多年來又下了苦功培養自然與旁人不同,即便是其他的親生兒子也不能比。”
穆靄聽完眼睛一亮道:“所以你覺得管家只是在氣頭上,不是真的厭棄了太子?”
“陛下有七個成年的兒子,這裡面現在口碑最好的是六皇子,可是這位六皇子最不得陛下喜歡,我相信如果讓陛下選他還是願意選自己親手培養的孩子。只是,這個孩子有點不聽話需要敲打敲打。”穆霓裳露出一個調皮的表情道:“其實甭管他們父子怎樣他們畢竟是父子,父親一個外人還是不要插手方為上策!”
知道女兒不希望自己攪進奪位的事穆靄暗中點點頭,這個丫頭雖然是個姑娘但是對於朝局的敏感度很高,她所說的話看著像是拿自己打比喻,但其實這正好是她看的明白,很多朝中重臣偏偏就沒看懂這些。據他所知最近朝廷裡開始有人蠢蠢欲動,他們在推舉他們的主子,希望可以藉著這個機會為自己和家族帶來更高、更遠的利益。但是,從龍之功!穆靄從沒想過,他的骨子裡只是個軍人,保家衛國才是他一生的信條!
廢太子帶來的官場波動開始了,半年間朝廷上下多少官員因為貪汙、瀆職被皇帝清算,雖然穆靄他們遠在安西但是那些詭譎的風波依舊慢慢的襲來,知府汪東城因為頂撞上司被降成了縣令,誰都知道汪東城這人公正廉明,可是很不幸他的岳父是太子一黨。穆靄親自給汪東城寫了保本,雖然這有可能讓人覺得他與太子有牽扯,但是對於這個牛脾氣的耿直官員穆靄還是想冒點險。可是最終摺子被留中了,汪東城離開了安西府被發配到一個叫孟郊縣的偏僻地區做縣令。穆靄無奈,只能親自送汪東城離開,回到家的時候穆靄心情很不好,穆霓裳只好用陪著父親去打獵來緩解父親心中的不愉。
在太子的門生故舊被掃蕩幹淨後,朝堂上又開始了另一撥爭奪,大皇子、六皇子的門人開始在朝堂上開始另一撥硝煙,同時遠在安西的穆靄成了他們爭奪的物件。上門拐著彎套交情的,甚至有人盯上了穆霓裳和穆雲裳兩姐妹,媒婆快把平西王府的門檻踢破了,氣的林氏怒發沖冠,這些人把他們穆家的女兒當成了什麼?!有的甚至暗示了皇後的位子,聽的穆靄心中運氣!
在紛亂的祺祥四十七年過去後,祺祥四十八年春大聿大舉進犯,穆靄領穆家軍將敵人攔在了關隘之外!同期朝中傳來訊息,皇帝下旨封大皇子為禮郡王、三皇子為文郡王、四皇子為廉郡王,這裡面之前呼聲最高的六皇子卻沒有得到封賞,同年中秋佳節廉郡王跪求皇帝釋放被圈禁的二皇子,皇帝三日後首肯並允許二皇子搬回東宮居住。聽到這個訊息穆靄心中暗道:太子複位不遠!女兒的推斷是對的。
果然不出穆靄所料,次年正月十五皇帝昭告天下太子複位!同時皇帝著令幾位成年的皇子進六部行走,禮郡王進入兵部、文郡王進入吏部、廉郡王進入戶部、六皇子進入工部、七皇子進入禮部。聽到皇帝對幾位皇子的分配,穆靄心中暗喜,在佟皇後過世後廉郡王很長一段時間不被重視,皇帝沉浸在妻子死亡的悲痛裡不想見到跟亡妻有關的廉郡王,淑妃的心思全在九皇子身上根本不願意去關心那個和她不親的孩子,十多年前廉郡王成婚皇帝給他選的也只是繕國公府的二房嫡長女,直到今日似乎皇帝一下子想起來自己若幹年前很是喜歡的四皇子。
不過穆靄怎麼也沒想到,廉郡王進入戶部後半年就開始四處討債,搞得很多世家大族對他罵聲一片,連他的岳家繕國公府都差點和他斷了聯系!穆靄看著對面和他說起這事的副帥魯成道:“這?廉郡王以前不是這樣的!”
魯成“哈哈”一笑道:“我倒覺得挺好,那些世家子仗著老輩子打仗立功就各種理由和朝廷借錢,弄的這些年國庫艱難,他們也不想想百姓受災了要錢,國家抵禦外敵要錢,他們都把錢拿去逛窯子揮霍了國家拿什麼錢賑災、發軍餉!”
“話是這麼說,但是這得得罪多少人!”穆靄嘆口氣道:“他是皇子,不是普通的臣子!”穆靄的話魯成明白,臣子只需要對皇帝盡忠,真做個孤臣也許還能名垂青史。可是皇子,現在上面當政的他父親當然無所謂,可是以後當政的是哥哥那可就不一定了,未來的皇帝極有可能因為他在朝廷樹敵太多而放棄他,到時他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