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衡山國廢太子劉爽,恐怕……也是報複,還請陛下明察。”
張湯看了看李蔡道:“大人所慮,不無道理,只不過你所說,也有些片面,在年前臣審理雷被一案時,就獲得大量證言。
這足以表明淮南王圖謀不軌絕非一日,而是早包藏禍心,因此臣請陛下,當機立斷,緝拿淮南、衡山王父子歸案,絕不要放過!
隱患不除,蒼生不興,內亂為國禍之始,內奸之臣,該千刀萬剮。”
而這時候,李蔡和張湯說話之間,公孫弘一直在對兩人的陳奏作著比較和分析、比對。
但他很快發現,無論是李蔡還是張湯,都提到了一個人,卻又忽視了這個與此案有著密切關聯的人物,東方朔!
被忽視的現象,讓公孫弘越來越感到蹊蹺,心有不安。
在以前,東方朔便不止一次向皇帝陳奏要警惕淮南王,可自從出使回來後,說話的語氣就全變了。
不久前在塾門等待皇上召見時,他還極言淮南國對朝廷的忠誠。
後來,他還聽人說,這位侍中常常出入於淮南王在京城的府第,與劉陵有過接觸,來往甚密。
公孫弘之所以沒有太在意,也是因為東方朔是建元以來的老臣,飽經風霜,向來屢經歷練,不相信他會與陛下離心離德。
發現了這個細節,公孫弘就迅速對思路做了整理。
首先他充分肯定了李蔡顧慮的合理,又對張湯的主張表示了明確的支援,進之,他清楚而明晰地將東方朔牽進了案情。
“微臣以為,兩道上書所陳事實與東方大人向陛下複旨時所言相去甚遠,這說明要麼就是劉遷、劉爽誣告兩位大王,要麼就是東方朔欺君罔上,因此臣請陛下立即將嚴助下廷尉府審理。”
劉徹重新拿起案頭的上書,指著其中所列“刻皇帝璽、打造弓箭、制官印”等罪狀。
沉聲道:“這些蛛絲馬跡,朕平日裡屢有所聞,只是沒有證據,去年朕削去淮南二縣,意在搖枝驚鳥。
所以臨行前,朕曾叮囑東方朔,一定不要放過每一個細節,孰料他回來卻送給朕一幅淮南太平圖。”
劉徹的目光掠過大臣們的額頭,立時讓人感覺到一股威嚴的氣息。
“公孫敖聽旨,朕命你連夜秘捕東方朔,送廷尉府審問,但他是老臣,不可嚴刑逼供,讓他體面一些。”
“諾!”在公孫敖轉身朝殿外走的時候,劉徹咬咬牙,又加了一句:“還有那個長期盤桓在京的劉陵,也一併捉拿歸案,扣押但不必審理。”
她畢竟是向著她爹的,憑借京城的人緣,以及那個窮追不捨的遊俠郭解,若是透露了訊息就不好了。
遊俠的影響力可不小,更何況郭解還是其中的佼佼者。
反正劉徹以後找到機會,一定要治治他們的,遊俠和黑社會沒多大區別……
命令已下,劉徹就把思緒轉到平定淮南、衡山事變上來。
便抿嘴對張湯道:“你可將東方朔一案交與郅都審理,再由李蔡監審。
你現在帶治獄使者即日起程,前往淮南、衡山緝拿逆賊,可調集周圍幾郡官兵,朕會派衛青持虎符與你同行。”
片刻後,劉徹又對公孫弘道:“丞相現在要做的事情就是……
自明晨起,要督促宗正寺、太常寺整理淮南王、衡山王二人的作為,他們皆為劉姓諸侯王,需要考慮的不少,一定要持之有據,不可臆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