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裡會察覺不到她們的小動作,衛子夫莞爾一笑,頗有些無奈於劉徹與皇後之間的傲嬌,輕聲道:“既是陛下抬愛,妾身便在眾位大人面前班門弄斧了。
其實《卷阿》這首詩,妾身也是前不久讀的,而當時陛下也在讀,妄身也就仔細品鑒了一番。
詩中說過,‘梧桐生矣,於彼朝陽’,從這兒看來,妾身以為,這是說因為有了這繁茂如蔭的梧桐,才出現了丹鳳朝陽之綺麗景象。
在民間之時,妾身愛聽些趣聞,也常聽到鄉間人說過,那梧桐蓊鬱,鳳鳥畢至,與這池水渙渙,梧桐蔥鬱本來便是相和的。
原叫做‘引鳳池’亦未可知,也許是積時已多,年深日久,訛傳為‘飲鳳池’了。”
聽了這麼許多,還是這些話說的好,劉徹由衷贊嘆一聲:“子夫所說更合情理啊!”
眾大臣都十分驚異衛子夫的聰穎,紛紛交口稱贊。
而她儀態謙恭,絲毫沒有高高在上的做派,與皇後二女相視一笑,便不再說話。
一個多時辰後,
衛青與包桑所領的黃門與警戒都隨雍城縣尉回縣令府了,宮娥當然也被帶走了,劉徹可不能出遊的時候與那麼多人一起去,那多沒意思?
他畢竟只是逛逛雍城,所以除了縣令與幾女加上衛青外,他連大臣們都沒帶上,當然,都是便衣出行。
在雍城的街道上,劉徹還沒有走多久,就看到上百號人圍在一起,並且聽到了前面人群中傳來嘰嘰喳喳的吵鬧聲,還隱隱有一些少女的啼哭聲。
這時候的街道,除非發生什麼大事,一般是不會有這麼多人擠在一起的,劉徹心下好奇,便向旁邊的趙縣令問道:“你可知道前面發生什麼事了?”
趙縣令苦笑不己,“臣那裡會知道呢?這種事也不是天天有的啊!”
“那你們隨朕過去看看吧!”
“喏喏!”
緩步走過去,站在外面,劉徹聽了片刻,才知道了具體是發生了什麼事,原來是個十二歲左右的女孩,為了照顧病重的母親,對她的父親以死相逼,不肯聽父親的話,去提前下嫁給別人。
“陛下,再不進去阻止就晚了,你看看這些旁觀的人說的是什麼?真是豈有此理!”皇後嘟囔道。
“對啊,看熱鬧不嫌事大,人家可是在水深火熱中!”李妍恨恨道。
衛子夫也是拉了拉劉徹的手,眼神示意他進去幫幫那女孩。
掃視眾人,不少細碎的議論傳入劉徹耳畔:
“女兒不賣錢,生了有什麼用?”
“父親之命媒妁之言,這女娃怎麼這不懂事,一個病重的女人而已,有什麼可關心的?”
“死吧死吧,早死早投胎,下輩子做個男人!”
“快自盡啊!真是的!”
劉徹雙手緊緊握著,青筋凸起,冷厲道:“有時候起鬨者就相當於兇手,這群人真是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