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完,他很親切地握緊了衛綰的手臂,又是說道:“今日之朝會,可是我朝盛事啊!”
“是也!是也!”衛綰撚著微白的胡須,頻頻點頭。
“此次郡國與吏民舉薦賢良,丞相之功,莫有大焉!”
“這……衛綰出力確實不少!”衛綰笑容可掬地回答,忽然一細想,又覺得自己過於外露,有些自大,忙改口道,“此乃陛下之聖明,陛下之聖明!”
這兩人方才坐下還沒有一盞茶的工夫,京城兩千石以上官員和賢良們,就像是排練好了一般,在短短時間,嗅到了三公的氣息,紛紛到了。
大臣們紛紛拜見了丞相衛綰和禦史大夫趙綰與太尉竇嬰,感懷他們提攜與關心,把平日裡朝堂上的爭論和齟齬,都心照不宣地、暫時地、過濾一般地擱置了。
大約在一天的巳時,所有人由幾個謁者引導,魚貫而入,井然有序地站在丹墀內,等候著正主劉徹的到來。
這個時候,一位步履矯健的身影,穩步進入了衛綰的視線。
那是誰呢?原來是謁者汲黯,也就是此次殿試拿了第三名計程車子。
他也聽說了,這位好學黃老言、喜好清靜的汲黯,以往任太子洗馬時,從不苛求於細枝末節,也是一位盡職盡守的忠良。
沒有讓大臣們等久,在氣勢很是恢宏的鼓樂聲中,劉徹從東邊過來,緩緩地進入大殿之中。
也就是這一刻,大臣們齊刷刷地跪倒叩首,表達著充分的尊敬,巨大的聲浪,和著那十分雄渾壯闊的鼓樂,在未央宮前殿之上,激起了經久不息、綿綿不斷的回聲。
劉徹體會到了無上的威嚴,那一份一覽眾山小的滋味,也只有皇帝才能感受到了。
登上禦座,俯瞰眾大臣,劉徹以少有的喜悅,一向的沉穩,伸開雙臂,面對朝拜的眾位大臣大聲喊道:“眾卿家先平身吧,朕有話要說。”
“謝陛下!”
劉徹明亮眸子傳遞出充分的熱情,“眾位愛卿!列侯、郡國舉薦賢良之事與吏民推選,今日終於是告一段落了。
朕之所以舉行這次朝會,無非就是要眾卿家明白一件事,那就是國之興在乎人才,在乎新血!
他們可能是少年壯志,或許是老驥伏櫪,也會是滿腹經綸,更加是孝譽鄉裡,卻在長久以來的日子,明珠蒙塵,翹首以待。
從此以後,每隔一兩年,朕都要列侯郡國,地方百姓舉薦賢良,甚至是自薦忠孝才幹,以使我大漢朝廷一直英才濟濟,榮耀永不絕續!”
“願上蒼永庇大漢!”
大臣們像是操練過一般,齊齊回道。
劉徹那裡不知道這是他們約定俗成的統一回答,無論自己怎麼說,他們第一句都會這麼回……
這群大臣,精得很!
“朕受命於天,天之旨意,由朕代述之!
國之根本在於萬民,萬民福祉關乎衣食,倉廩實則需揚氣節,氣節存而猶歸一統!
朕所想所念,終是要卿家們與朕一同偕手,你們可不能讓朕孤立無援!”
劉徹身體傾向殿下眾臣,一本正經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