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人,快過來給周將軍上飯菜!”見周亞夫終於鬆口,劉徹朝駐守在獄門口的兵卒吼道。
可週亞夫並不想麻煩守兵,讓趕來的獄卒恪守他的職責,又給叫退了,拿起面前冷的幹硬的粗餅,便嚼了起來。
“本宮倒是忘記了,從軍打仗的將軍那裡會在意飯食是不是冷的,邊塞大半年,這些粗食本宮也吃了不少,在本宮看來,一樣的香!”
抄起陶碗,劉徹也啃著粗餅,吃的津津有味,嘴角不見一絲餅屑,舔的幹幹淨淨。
“若能再輔佐太子一朝,罪臣該是含笑九泉了!”周亞夫見情深意重的太子盡心竭力相勸,豪爽大氣的模樣,引起了他的憧憬。
“會的,所以周將軍你更要好好活下去啊!”
“哈哈哈……”兩人一齊笑著。
長安城中的一家茶樓中,
梁王劉武品味著牆上的字畫,時不時評頭論足,指出了他認為不妥的地方,他見過的名家名作也不少了,這鬧市茶樓給客人觀賞的書畫字帖,在他看來是漏洞百出。
再次來到長安城,他自然不是來觀瞻太子劉徹得勝歸來,只是假借與皇帝同慶,與人會面合謀而已。
而他要等的人,
是淮南王劉安派來的蘇非!
劉安好黃白之術,召集道士、儒士、郎中以及江湖方術之士煉丹制藥,最著名的有蘇非、李尚、田由、雷被、伍被、晉昌、毛被、左吳,號稱“八公”,在壽春北山築爐煉丹,偶成豆腐。劉安因之被尊為豆腐鼻祖,八公山也因此而得名。
劉安的制國思想是“無為而治”,對道家思想加以改進,不循先法,不守舊章,遵循自然規律制定了一系列輕刑薄賦、鼓勵生産的政策,善用人才,體恤百姓,使淮南國出現了國泰民安的景象。
他早有反志,只不過當初羽翼未豐,這位著書淮南子的侯王因父親劉長之死而痛苦,“死結”帶來的禍端寄望於幼年便慘遭喪父之痛的劉安能對漢王朝忠心耿耿,這顯然是痴人說夢。事實上,劉安的一生,始終就是在對朝廷的不滿、怨恨和異心頻起之中度過的。
繼任淮南國封地已有9年了,劉安並不覺得自己有足夠的能耐與朝廷相抗,所以七國之亂的時候,他沒有一時腦熱舉兵而反。而是想積攢實力,靜觀其變,周亞夫的力挽狂瀾讓他驚嘆,對上他的話,根本沒有勝算,此後他再不敢明目張膽地與謀士談論反心。
周亞夫被冷落,給了他一個機會,他派蘇非與梁王的人接洽,設計了一把他的兒子周建。
這次會面,
是梁王的示好!
蘇非身形瘦弱,青色衣衫穿在身上很寬大,山羊須加上尖下巴,看上有幾分狡黠。
才一會面,梁王就認出他了,這個賊眉鼠眼的方士,外貌與書信中描述的很相似。
“淮南王手下謀士蘇非見過梁王!”
身份就在那裡,該有的禮節還是要的,蘇非代表的是淮南王,他不能給梁王一個壞印象。
梁王把蘇非請入桌後便讓舉杯笑道:“昔日你之先祖蘇秦,以辯稱於戰國聞名,今日你蘇非又巧舌善勸,把周亞夫他兒子哄騙的團團轉,幹出慌不擇路的叛逆之事,真是痛快!”
“梁王之功同樣不小,買通匠人,將周亞夫謀反之罪坐實,以太後之勢威嚴,這周亞夫當是必死無疑!”杯爵相碰,蘇非奸笑道。
“那些匠人是不是該滅口了?”
梁王搖了搖頭道:“何須多生一事,等萬一有變,再滅口也不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