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勒個去,欺負人你還有理了,但咱們的劉徹還真不敢打,他可是皇上的人,打了他,他要是說上幾句壞話,自己都吃不消。
把人送到以後,韓安國就走了,劉徹還想留他下來吃一頓飯,看樣子是沒機會了,可能是梁王府的飯比較好吃吧!劉徹只能這麼想。
軍營裡面的幹糧,他自己都有些吃膩了,可作為太子,他不想搞什麼特殊待遇,這樣不能讓將士們歸心,這很不妥!
只是看了一眼二人,劉徹直接對著周亞夫說,“丞相還是把他們都殺了,留在這軍營之中也沒什麼用,只要將他們的首級交給父皇複命就可以了。”
周亞夫心中突突,太子殿下怎麼這麼大膽,連審都不審,就直接要把他們殺了嗎?雖說刺殺的主兇是他們,這些大家也都知道,可是還是有隱患的,皇上會怪罪啊!
也沒有掖著,周亞夫直接開口道,“太子殿下,您這樣做不合適吧!堂下過審,這可是一道必經的程式,連這個都不做,肯定會有很多流言蜚語。”
這劉徹倒是沒想到,“這還不好辦?直接過過就可以了,也別真審什麼,審出來什麼,反倒不好辦了。”
此話一出,周亞夫萌生了和皇上一樣的沖動,熊孩子就得捱揍!
“太子殿下確定要這樣?”
“如果他們招供出來梁王,這無疑會讓我們陷入兵戎,這不是太後所希望看到的,更不是這天下黎民想看到的,有些事情知道就可以了,為什麼非得鬧得魚死網破?”劉徹言辭鑿鑿。
自己都不敢做的事,這一個八歲兒童都敢做,周亞夫覺得,太子殿下將來必是一代明君,言必信行必果的殺伐君主!
“為臣知道了,您的這番舉動,必定會讓朝野有些震動,微臣可以向皇上勸諫,爭取不讓皇上誤會你。”
該做出決定的時候,周亞夫是一點也不會含糊,他覺得太子殿下是可造之材,有必要維護一下他。
一生徵戰,周亞夫對大漢忠心耿耿,他甘願為了太子殿下,為了大漢更美好的明天,而犧牲自己,來助太子一臂之力。
劉徹可有自己的小算盤,不就是皇上的追究嗎?我慌嗎?不慌吧!
後面還不是有座大山嗎?抱大腿呀,自己這樣做太後肯定很高興,這樣的好機會,不抓住怎麼行?
羊勝公孫詭二人已經授首,劉啟卻高興不起來,這混賬小子,居然沒把我放在眼裡,自己擅作主張,就這樣給結案了,他難道不打算幫朕出梁王嗎?
在周亞夫的一番勸說下,劉啟這才消了氣,但還是有些不爽!
周亞夫和衛綰二人,還好一陣誇獎劉徹,朝野上下頓時顯現出一片贊美之聲。
這些話讓劉啟因廢立太子而纏繞在心頭的鬱結多少有了些消解,畢竟劉榮是他的長子,沒有過錯便降為臨江王,這看起來都有些不公平。每每想起劉榮離京時的憂傷,他的心總會隱隱不安。現在,劉徹初試鋒芒,總算讓他心裡有了一點踏實。
“太子年紀尚幼,朕之所以遣他前往,意在歷練,若非卿等忠直盡命,他能奈賊何?卿等一路勞頓,盡心竭力,朕甚欣然。”總是要說說大臣們的好話的,雖說如此,可週亞夫感覺得到皇上語言背後的欣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