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分部的發展是需要時間的,有二祭祀在,馬躍也不擔心。目前,馬躍是必須坐鎮海帆城的。無論如何,溫暖區的糧食是最重要的。
至於,以後海部落是不是中心西移,不著急的。
秋收之後,天狗部落的商貿船隊又來了,天狗部落佔據了含鹽量豐厚的鹽水湖,鹽多啊。鹽的價格進一步降低不少,海部落才答應這一批的糧食交易。
海部落缺鹽不?理論上是肯定缺的,鹽這玩意,也是永遠不夠的。可是,相對於鹽,糧食才是最重要的。你天狗部落愛換不換。
至於靈果島的代加工貿易,海部落徹底中斷了,沒心情賺那點銅差價,海部落有那銅匠,直接到太陽城銅坊加工自己的銅犁鏟好不好?
這幾年,天狗部落自己生產銅犁鏟的規模也不錯了,耕地面積也在不斷的擴大。可是相比海部落成熟的民部管理耕種體系,天狗部落的糧食產量還是差不少的。沒有良好的、系統的民部管理體系,天狗部落的耕種效率很低的。
管理出效率,一點都假。
至於和青海部落的交易,基本上也斷絕了。海部落的意思,基本上不跟你們海上貿易了,老子閉關鎖國行了吧?
要不是的確還缺鹽,估計,海部落連天狗部落的鹽也不交易了。
當然,隨著銅犁鏟秘方的洩露,各大部落也不是說離不開海部落的貿易了,各大部落因為銅犁鏟的大批生產,糧食產量增加的也很多了。
一句話,各玩各的。
海部落庫存了極多的黑油,真心不再怕戰爭了,人海戰術,對目前的海部落沒啥意義。
要說比人多,說實話,周邊的大部落,還真沒有海部落人多。海部落這些年,在溫暖區、雷神城區、太陽城區,不斷的吸收和融合周邊部落,人口大大的增加了。只不過,目前看來,各個分部還是距離太遠了,分散!
沒辦法,哪裡都需要留著啊,哪裡也不是真的五臟俱全,都有明顯的缺陷的。
聽說海部落發現了適合耕種的區域,太陽城周邊的小部落倒是熱情的很,很多都願意跟著海部落遷徙到西安分部,隨便吧,去的人多了,熱鬧唄!
還是那句話,對於海部落來說,男女老少都可以勞動,都可以是勞動力,只要你願意,就有活幹,有活幹,就有飯吃。吃不吃得飽再說了。
一個冬季的時間,冰雪車不斷的在太陽城和西安分部之間穿梭,運糧食、運人,西安分部的人口逐漸達到了一萬人。
這裡也包括從溫暖區運來的人口,畢竟,這裡少了六千大牲畜呢,明年,溫暖區的耕地面積會大幅度減少,糧食產量也會大大的減少。遷移過去一部分人,策略是對的。
吳起的六千騎兵,磨磨唧唧的總算是到了太陽城,快一冬天了,西安分部也沒遇到啥敵人,弄得羅白對去西安分部都熱情大減了。去,還是要去的,這是神棍的命令嗎。
星星城附近的銅礦產量很大,這些年積攢下不少的銅犁鏟,銅斧子等使用工具的數量也大大的增加了。工具的增加,就意味著生產力的大大提升。當然,銅斧子做戰鬥武器,實戰價值也是巨大的。
虞山、天熊在西部山林轉了幾個月也沒找到一個叢林部落,等冬季過去了,西安分部都開始春耕玉米了,西部叢林裡的人,自己冒出來了。
不管是不是好奇心趨勢這幫傢伙出來的,海部落還算是友善,願意交換啥,歡迎啊。
海部落的早期的時候,不是也啥都缺嗎,連一個陶罐都沒有呢。這裡的山林部落的人,大致也是這種狀態,很符合這時期原始人的不開化狀態。
至於語言啥的,根本就沒有,交流還要手腳並用的比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