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麼說,海貿又開了?”吳起問道。
“暫時只是大宗貿易,海帆城沿海不允許有居民了。我覺得這樣挺好,免得被敵人偷襲了。”
……
戰爭是戰爭,戰爭不是小孩子置氣。打了和,和了再打,國與國之間,部落和部落之間,只有利益,說什麼戰爭仇恨,就太幼稚了。
海部落覺得貿易有利可圖,那就交換唄。
海部落夏收的糧食大大的增長了,畢竟,擴大了幾十萬畝的耕地面積呢。土豆是好,可是,在儲存中,消耗的也不少,儲存需要的地窖也多。
夏收之後,貿易出去一批土豆,是最划算的。
所以,不光是小麥,大宗貿易裡也包括土豆。海部落有自己的食物供需預算,掌握好一個尺度就行了。
鹽、驢、銅錠、魚大皮、海船,海部落都需要,那就交換唄。要不說,食物才是根本呢。你咋大力發展農業,弄是不夠吃的。
即使天狗部落和鬼林王部落掌握了銅犁鏟的合理銅錫比例,那又如何?成熟的銅匠,也需要適應新比例的時間和過程的,想一下自己大發展銅犁鏟,是不現實的。
同樣的道理也適合靈果島那些部落,畢竟,海部落使用離間計,剩餘在靈果島銅坊的成手銅犁鏟銅匠一共才兩個而已。
最終,紅藏部落和鬼羅王部落在爭奪中取得了最後的勝利,贏得了靈果島銅礦的最終控制權,兩個大部落聯手,實力也是很強大的。
強大?弄出那麼多的銅礦石,初期的冶煉還行,想把銅錠加工成銅犁鏟,也是需要逐漸發展才行的。
這不,大批的銅錠,你還得送到海部落來進一步加工。
送到海帆城也行,這裡的銅坊還剩下一些銅匠的,打造銅犁鏟問題不大。冬季的時候,北大城運來不少的煤,木炭也庫存不少,啥都不缺,那麼海帆城的銅坊重新開工就是了。
絕大部分的銅匠都去了太陽城,即使這樣,重新開爐的海帆城銅坊,也比靈果島的銅坊給力,這就是傳承的重要性。海部落生產合理比例的銅犁鏟多年了,現在又不需要保密銅犁鏟的技術了,熟悉的流程還在嗎。
啥玩意?漲價了?
沒錯,六比一六斤的銅錠換一斤左右的銅犁鏟,當然,銅犁鏟也不是一斤,大致就是這比例唄),錫呢,你也得自己拿來,你愛換不換,不換拉到。等到冬季,太陽城還會運回來大批的銅犁鏟,海部落才不稀罕你靈果島這點銅錠呢。
鬼羅王部落和紅藏部落很缺銅犁鏟嗎?可不咋的。
海部落的靈果島分部,在聯軍打來的時候,就打包了幾乎所有的銅犁鏟先跑了,最後,在一處隱秘出海口,被火石的艦隊又接應回來了。
也就是說,靈果島的各部聯軍打敗了靈果島分部,甚至擊殺了青藏和冰月月,幾乎一個海部落的銅犁鏟都沒撈到。畢竟,海部落早有靈果島分部被攻擊的心理準備,冰月水還親自去了靈果島分部安排的銅犁鏟轉移事項。
同樣的道理,東海島的牛頭馬面接到火石傳來的神棍的指示,也早就開始了銅犁鏟的轉移,最後,還是在東海島某個隱秘的小出海口,被火石的艦隊接應回來了。
寧可不要大牲畜了,馬躍也要接應銅犁鏟回來,畢竟,當時的情況,失去了海軍,就等於失去了所有銅料的來源。
鬼羅王部落和紅藏部落著急要銅犁鏟,或者是喜歡一手交錢一手交貨,免得海部落賴賬。行啊,你就先拉回去海部落春耕用過的舊點的銅犁鏟回去就是了。至於新的銅犁鏟生產,海帆城慢慢加工生產就是了。
喜歡原始人之我是神棍請大家收藏:()原始人之我是神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