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起繼續說道:“要是平時就多輪訓那些部落的壯丁,時間長了,效果才會真正出來的。合作練兵,練兵的時候,糧食咱海部落提供,估計,那些部落的首領就都樂意了不是?部落的壯丁,日常消耗的糧食才是最多的。”
“這樣,就變相的救濟了這幫……潛在人口嗎。”
大家想想,似乎還真有道理。畢竟,海部落早期在七百城的時候,也有僱傭兵的說法。
“這樣的輪訓多了,咱海部落的南北兩分部和周邊部落的交往就更密切了,也更利於未來的融合。”二祭祀找到新的理由了,起碼,這點能說服自己。
“我估計,問題不大。神棍早就說過,才給人家兩成的糧食收穫,咱也太黑了。”三祭祀印象最深,畢竟,合作耕種開始的時候,海神城那邊的二祭祀給的是五成收穫。
後來,因為胸帶挽具的出現,大幅度的提高了耕種效率,三祭祀覺得吃虧了,才建議神棍變成了兩成收穫。
民部的兩位大佬的傾向性都願意了,大致可以這麼定了。當然,這麼重大的決定,涉及到的糧食可是不少,當然要神棍同意才行。
“先給夏霧說說,神棍啥時候不修煉,夏霧最清楚,他能及時彙報的。”
“有道理!”
神棍現在是深入簡出的,就算是偶爾出來溜達,兩萬多人的海帆城,你也不一定碰的到不是?
為啥馬躍要深入簡出的?儘量少操心,修煉起立,心靜效果才會更好。何況,海部落現在基本穩定了,有幾個不錯的高層領導在,沒必要操心了不會?這也是為什麼馬躍把二祭祀也調回海帆城的緣故。
三祭祀也不錯,可是,每個人的想法都是有片面性的,兼聽則明嗎。多個二祭祀在,決策就會更合理一些。
馬躍當然不會整天都在修煉,每一天的修煉時間和次數是有極限的,大部分時間,馬躍都在散心。良好的心態對修煉很關鍵,所以,馬躍的修煉時間和頻率都不會達到極限,欲速則不達的道理,馬躍最懂了。
“合作練兵?”馬躍在聽夏霧的彙報。
“想法是好的,我沒意見。”馬躍很欣慰,海部落的高層善於思考是好的,“合作練兵的名頭太土了,輪訓的各個部落的壯丁,就叫民兵吧。”
說白了,和前世的預備役差不多,需要的時候,拉起來,就能幹仗才行。
“民兵的意思就是,輪訓的時候,不但要軍訓,適當的也可以維持地方秩序之類的。不能啥都靠我們海部落自己人管理不是?”
“村子周圍的周邊部落的人太多了,亂糟糟的哪行?秩序化、規範化,不光我們海部落自己人要遵守,要讓周邊的各個部落都要習慣。甚至有啥糾紛之類的,可以出動民兵嗎,就當是軍訓跑步拉連嗎。”
馬躍這樣的意思,幾乎就當這些民兵是半個海部落自己人了。平時拉出去能行,習慣了海部落的指揮就好了嗎。
“不要太小氣了,咱海部落的羊不少,輪訓的民兵,隔三差五的殺幾頭羊的……”
隨著馬躍的最終決定,海部落的高層再次聚集在一起,研究了諸多的細則。轟轟烈烈的民兵運動在南北兩分部大規模展開了。
給吃的,還能吃飽,為啥不去?一旦開戰了,自己部落的民兵參與了大戰,回頭,你部落的糧食收成就會漲到兩成五甚至三成,先例都有了,大家當然願意。
當然,海部落的糧食儲備也是有極限的,這點,二祭祀和三祭祀做了極限規定,南北兩分部的民部數量各自不能超過四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