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月的海路?”
“這還是逆著洋流呢,要是順著洋流,應該能更快一些的。”白皮說道,“那邊的部落,大部分都沒船,有的也沒多少。紅藏部落的海船是最多的,也可以風帆逆行。所以,這次的貿易,紅藏部落是諸多驢交易的領頭的。”
這樣就可以理解了,類似紅藏部落這樣的南方部落比較異類,主要是紅藏部落有能力從海里撈到很多的魚,這樣,紅藏部落才有了發展海船的動力。
說白了,紅藏部落就近的海魚有大量的魚群出沒,類似東海島的捕魚業。所以,紅藏部落不是畜牧業為主的另類草原沿海大部落,這才有了和白皮海貿的可能性。
“你的意思,我們還有一次搶佔先機的機會?”商尹問道。
“是啊!可是,我們沒鹽了啊,去那邊咋交易驢?”白皮很無奈,海帆城的鹽都被掏空了,至於分部,剛往海帆城交了一批鹽的,哪裡還有啥庫存了?
“土豆、地瓜也不行的,那玩意要儲藏不易,在海上兩個月,肯定壞了。”土豆和地瓜儲藏的溫度和條件還不一樣呢。
土豆的適宜貯藏溫度為35c;溫度過高土豆會生芽或腐爛,溫度過低土豆易凍傷不能食用;地瓜呢,更麻煩,冬季溫度過低的話,紅薯受凍,出現硬心,溫度過高的話,會發芽,溫度15度左右適合,另外注意多通風。
無論是地瓜還是土豆,海部落的儲量都是很大的,儲存不可能太精細,所以,每年也有不少的土豆地瓜在儲存中浪費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土豆還好一些,畢竟海部落種植也很多年了,儲存經驗還是有的;靈果島的地瓜浪費的相對就比較多了。對地瓜的儲存沒啥經驗,還在逐步的摸索中,浪費也是難免的。
好在,海部落內部人多,實在不行,從靈果島運輸到海帆城或者其他分部,大家儘量先吃地瓜就是了嗎。
“實在不行,弄出地瓜幹好了。”馬躍終於說話了。
“地瓜幹?”眾人不懂,難道地瓜曬一曬也成魚乾那樣的?不會吧。
“我懂!行不行的,試試嗎。”馬躍還真懂,小時候,在農村,自己就可以用土辦法弄出地瓜乾的,“不過,那玩意需要時間,光是上霜就得半個月。”
“半個月也行啊。”
馬躍是真心看不上地瓜這食物的,小時候,馬躍家裡窮,總吃地瓜,膩歪不是?可是,地瓜適合靈果島種植,產靈還小,在儲藏上浪費太多,就鬧心了。弄出一些地瓜幹,便於儲存,也偏於運輸,還是可行的。
或許,還適合交易呢。
說幹就幹,儘管,這季節了,海部落也沒多少地瓜了。拿出一些試試。
清洗、蒸煮、剝皮、切條、火炕、上霜,馬躍小時候沒少幹,知道不少的細節。農業部不少的技術人員,在接受馬躍的地瓜幹培訓。
海部落也不缺陶罐,將炕好的薯條,放進陶罐裡,密封好就是了。
馬躍幾乎都手把手的教了,細節也交代的很清楚了,還有啥不行的?
喜歡原始人之我是神棍請大家收藏:()原始人之我是神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