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似海部落這樣的模式,這麼多的人口,在其他區域的大部落看來,簡直是無法想象的。
大家都有修神者,不是沒有神蹟歸化的模式,可是,那麼老多的人,咋養活?也沒那麼多的人才管理不是?
海部落大致已經有了成熟的農牧業生產管理模式,也有足夠多的大牲畜耕種,銅犁鏟這種好東西的普及率已經很高了,產量相對也是很高的,這是其他部落比不了的。糧食多了,你才有資格養活更多的人不是?
第二,海部落的煮鹽規模也相對巨大,海部落有五個臨海城市在大規模的煮鹽,產量是驚人的驚人也是相對的)。有鹽,你才真的有發展基礎的,鹽你都吃不起,沒多少力氣,還咋發展了?
第三,海部落自己有銅山和煤礦,能保證基本的生產工具的生產。
總之,海部落具有很多基本的生存發展前提和基礎。
至於人才,很難想象海部落的諸多首領不是努力就是俘虜出身的。在其他的大部落是很不可思議的事兒。大部落也是講究出身的,你不是自己部落出身的,很難在大部落成為領導的,這是認同感的問題。
比如清風部落,如果是周邊一個依附你的小部落出身的人,被提拔成三首領之類的,那清風部落自家的諸多老人,就有意見了。憑啥?咱這根正苗紅的老人憑啥不提拔?難道我們的工作能力海不如外人。
當初的紫部落和牛頭部落曾經使用過外人,比如水垢、青皮,也不過是利用了一陣就一腳踢開了,根本不可能長期讓你做自家部落的首領的。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統治一個大部落的大祭司、大巫、大首領之類的,管理那麼多的人,需要考慮的因素也很多的。
即使早起的馬躍,也不敢太隨便的改變原始人的習慣,當初的海銳不就從大首領的位置被拉下來了嗎。
可是,馬躍統治海部落很多年了,一些陋習,就是在不斷的潛移默化之間一點點改變的。大家一點點有了認同感才行的。
隊伍裡,尤其講究慣例。要不是水蟲在大戰中,一擊石子幹翻了雷神部落的天師雷楓,你一個跛子,哪來的現在的巨大威望?
至於民部的改革,相對就順利多了。所謂的民部,是馬躍自創的。大家都覺得民部就是輔助幹活的,自然不需要胳膊大、力氣粗的壯漢領導,似乎神棍說的會寫字很牛逼,做民部的首領,大家也大致都服氣了。
你以為學會寫字、算數的很容易?二十一世界還有不少的文盲呢。
大家都習慣了之後,忽然發現,在海部落,民部的首領很重要,地位堪比軍部的首領了。變化已經這樣既成事實了,也就成了慣例了。
比如現在的二祭祀、三祭祀,即使沒有祭祀的名頭,管理民部,一樣很有威望了。
這在超級大部落是很難想象的,你一個連神蹟都不會的乾巴老頭想管理這麼大的部落?憑啥?超級大部落可不是一些小部落,假模假式的裝神弄鬼的就行,不是修神者,沒有神蹟,你還是屁的祭祀啊?
以目前的格局,人口沒有上萬,你也沒資格自稱超級大部落了。
喜歡原始人之我是神棍請大家收藏:()原始人之我是神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