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了,南北兩分部各自整個大隊的輪換了一個,馬躍視察了一下,沒啥異常。看來,敵人的那個巫,沒有再對南北分部做啥手腳之類的。
但是,為了預防萬一,南北兩分部每隔半年換防一個大隊的規矩,還是要堅持的。每個分部基本兵力是兩個大隊,一千騎兵,輪換一半而已,不影響啥的。
北分部多了四百個任勞任怨的勞工,煤的產量果然大大的增強了。煤的產量增加了,煮鹽的效率也增加了唄,這是良性迴圈。
至於南北兩分部的首領,馬躍不準備輪換了,有吳起和白鷹在南北兩分部,馬躍才放心。不管咋說,南北兩分部,距離海帆城還是比較遠的,分部的首領必須管用才行。飛牛的失敗例子是慘痛的,馬躍不想拿南北兩分部實驗領導能力了。
海部落的發展重心,就是這溫暖的區域,所以,南北兩分部的意義是巨大的,是海帆城延伸出去的重要觸角。同時,南北兩分部的農牧業的發展也是可喜的,這區域的氣候宜人、風調雨順,就是非常適合農牧業嗎。
鬼城的三大部落撤兵了之後,今年,沒有再進攻雷神部落和清風部落,估計是覺得這兩塊骨頭不好啃了唄。
和平也挺好的嗎,總打打殺殺的幹啥?
核心區那邊的情報頭子春霧也不斷的傳來新訊息,雷神部落和清風部落都開始建造自己的石頭城了。至於白灰是哪裡的,自然是南部大森林的紫部落送來的。
紫部落的白灰生意做的還算是不錯的,儘管路途是超級的遙遠,浪費一些時間而已,只要有利潤,紫部落就是滿意的。
一旦雷神部落和清風部落建設起來自己的石頭城,防禦能力就更可觀了,鬼城的聯軍再打來,攻城就更困難了唄。
也行吧,反正馬躍也沒有攻打雷神部落和清風部落的意思,隨便你發展就是了。
為了建設自己的石頭城,雷神部落和清風部落超級加大了對靈石礦的開採業務,到海帆城這邊的交易頻率是越來越大。
好啊,靈石這玩意,馬躍是不會嫌棄多的。當然,雷神部落和清風部落沒有給海帆城交易鹿這樣的大型牲畜,給你們的靈石交換比低一些就是了。
在這方面,海帆城對遠道而來的太陽城三大部落就優待多了。儘管因為路途太遙遠了,每年來海帆城交易也就冬季的一次,有角馬的貿易存在,海帆城給的貿易價格就寬鬆不少了。
由於草原人撤走了,海神城在城西草原的地方多開墾出了五百畝耕地,蘿蔔的收穫又多了不少;再加上丘海城那邊也適合種植蘿蔔,大家都喜歡鹹蘿蔔乾的貿易嗎,那就來唄。
海帆城的人口在和平中也不斷的增長,大牲畜的數量在貿易中也不斷的增加,導致海帆城這邊的耕地是越來越大,土豆的收穫也是越來越大。當然,這裡大範圍的使用銅犁鏟,作用也是關鍵的。
海部落的羊群也越來越大了,海軍的捕魚收穫也越來越多了,總體來說,海部落的生活水平還是有提升的,餓肚子的時間明顯在減少,這就是好的嗎。
平和發展了一年,沒有戰爭的日子,其實是很好的。
只是,雷神部落和清風部落過了一年好日子,又開始作妖了。嫌疑靈石賣的便宜了,要抬價!滾你丫的,老子手頭的靈石已經儲備夠多的了,愛換不換的。
核心區那邊的情報頭子春霧送來最新的情報,雷神部落和清風部落出產的靈石有了新的買家,估計是鬼城那邊的靈石貿易,價格的確比海帆城給的多一些。
可以理解,馬躍來到這世上,見到不少的修仙者了,哦,這裡叫修神者。既然大家都是修仙者,當然都有機會使用靈石修煉了嗎。
馬躍一點都不緊張,老子的靈石儲備十年都不止了,不交易更好,多留給海部落一些口糧才好。
靈石都沒的交易了,雷神部落和清風部落還有個屁了?
雷神部落這一年的和平,靠大批次的交易靈石換回食物、鹽,總算是緩過勁兒來了,收穫的地瓜數量也是很多的。甚至,連自家的石頭城都建立起來了,滿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