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帆城所謂的能容納一萬人,只的是很規範寬敞的住著一萬人,多出幾千人怕啥的?又不是寒冬,睡在海帆城的街道上,都沒問題的。
海帆城的民部生產隊裡沒啥亂子,撤進海帆城,還會很秩序的。有三祭祀在,馬躍不用操心。
各個隊伍的正兵、副兵,也在秩序的集結,大批需要的飛槍、飛石在搬出來,準備好。有防守經驗很豐富的水蟲指揮,馬躍不用太操心。
東面海上來了敵人,西面的河上還會來敵人嗎?北面那一股敵人呢,咋樣了?南分部的人能平安回來嗎?
東海的訊息不斷的傳來,敵人已經登陸了,很確定了,是奔著海帆城來的了。
硬攻海帆城,馬躍是不擔心的,且不說海神城裡還是正副兵三千之多,一萬多的人口潛力呢,稍微一高興,又能搜刮一些老幼出來參與防守。
哦,三祭祀比較積極,這樣的搜刮工作已經在進行了。只要和你能走得動,對守城就有用。
對於可能出現的六十米攻擊距離的弓箭,馬躍已經跟水蟲交代了不少有效的防禦措施,大致有過演練,起碼,能減少很多的傷亡。
本身,七米高的城牆,防守的人在防守平臺上蹲著,就有一米到半米的城牆掩護。防守的人,都配備了小盾,還擊的時候,站起來,多少也是一種遮掩。
只要戰鬥,傷亡就是難免的,還是那句話,拼的是人多。
你攻擊上來,早晚會進入我軍的飛石和飛槍的射程,敵人有弓箭掩護,我們一樣左手持盾,右手飛石、飛槍的還擊你。你有弓箭的遠端優勢,我有城牆的優勢,看誰的優勢大。
弓箭的射擊,六十米的距離,大致都是弧形的軌跡了。包括在防護平臺的梯子下的人,也要舉著盾牌……
這海帆城是新城,七米高,防禦平臺也相對比較寬大了,多個防守者也適合移動開來。
金屬工具的出現,導致海帆城的製造能力大大的提升,無論是飛槍還是木架滕盾的製作效率都大大的提升,不管是防守的,還是梯次輪換的,幾乎上都能保證人手一個滕盾,飛槍更多。
就這原始時代,有多少攻城的經驗?馬躍還真不信了。
有水蟲、吳起和三祭祀在,馬躍並不擔心城防。帶著近衛隊在城裡閒溜達,馬躍最擔心的是,城內還會有啥破綻之類的。
“騎兵準備好了?”
“神棍放心,五百角馬騎兵,枕戈待旦,隨時可以出擊。”正兵三大隊大隊長火鐮刀說道。
“好,不要緊張,啥時候出擊,還要看機會。”馬躍說道,“無論是出擊攻打海上的敵人,還是出擊接應南分部回來的人,你呢,作為大隊長,腦子裡都要有個計劃。”
“嗯!”火鐮刀點點頭,攻擊的目標不同,騎兵的作戰模式也不同,面對的是東海來的步兵,還是西面來的騎兵,能一樣嗎?
做了大隊長了,而且還是正兵大隊的大隊長了,沒點獨立思考的能力,再培養出來一個飛牛,有個屁用。
當然,培養是需要代價的,弄不好,就得損兵折將的。一個豬一樣的領隊飛牛,就葬送了一千兵和一千的大牲口,還有不少的糧食和羊呢。
自從到了這區域,碰到的敵人越來越聰明瞭,原始人都會計謀了。
偵察兵每隔一段時間都有回來的,南分部的遷移暫時沒碰到敵人;西面包括大河裡都沒有出現敵情;北面的敵人還在往東撤離,東面?奔著海的方向呢。
“多少人?”
“三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