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來,目前的石頭城是小了點。馬躍的計劃,未來,石頭城還會擴大。目前的石頭城頂多算是甕城。未來的石頭城,少說也得壯丁一千,人口三千,那樣,才能保證馬躍自身的安全。
壯丁都那麼多的話,包括家屬在內,人口就更多了唄。
未來是未來,只是規劃和想象,目前,還是儘可能的讓部落的人吃飽飯。
說起來,現在海部落的規模也算是超級大部落了,穩定兩年,努力自身的農牧發展,自保能力已經算是不錯了。
海部落參與煮鹽的人,越來越多;參與種植蘿蔔和大蔥的人也越來越多了,想保住機密,很難了。真要是有心人想惦記海部落的煮鹽和蘿蔔大蔥的,其實,不難。
只不過,在這區域裡,目前的海部落太強大了,輕易不會有其他的部落來找不自在。那個野心勃勃的紫部落大首領紫牙,不也縮了嗎?
野心,是要有實力為後盾才行的。
馬躍做了決定,剩下的就是兩位祭祀和水蟲做出明年的角馬犁分配計劃了。以什麼作為分配依據?馬躍不做具體的指示了,你們三個愛用啥依據,就用啥依據。
人口?壯丁?距離的遠近?馬躍自己都不確定,還裝逼啥?
唯一確定的是,冬季,大部分壯丁還要到總部這邊來參與大規模的煮鹽運動。
事實上,平時,總部需要保留的壯丁人數,沒必要那麼多。現在的耕地,主要還是角馬犁為主,輔助部分的壯丁就可以了。
主要是,這時代的骨鍬、石鍬之類的太少,打造磨製的也很難,勞動效率太低了。
壯丁,還是要以狩獵和放牧為主,儘可能的補充肉類的食物來源。
眼看冬季要過去了,在大祭司和二祭祀的主持下,一場轟轟烈烈的分家運動開始了,兩個分部、兩個村子都分配到了自己的角馬犁,雲集在石頭城的諸多壯丁也大部分被兩個分部、兩個村子分走。
工具組、製陶組、種植技術組的人員,也在分配,沒有技術支援也是不行的嗎。
角馬群在減少、羊群在減少,甚至兔子都在減少,分配嗎,自然都要分的。即使這樣,總部還是留下了一百五十頭強壯的角馬,都需要春耕呢,相對來說,總部的耕地更多。
這時候的人,私有觀念、小團體觀念還不強,總部分給多少,就是多少唄。
轟轟烈烈的大生產運動,海部落已經熟悉了,田地間勞作的角馬,海灘邊煮鹽的老弱,飛馳在大草原上的狩獵、放牧隊……生活,不就是這樣嗎。
海回來了,大致彙報了一下貿易的情況和霧島三分部的情況。
霧島三分部在霧島還算穩定,畢竟,周邊稍微大點的部落都被橫掃了,威脅不多了,這次春耕計劃,玉米這一項基本上是副業了,大致上都改成蘿蔔、大蔥之類的了。
霧島是沒有冬季的,耕地只要持續不斷的進行,玉米種植不種植的也無所謂了。加一塊,那區域就一百多畝地而已。
種植玉米實在是不划算的很,想吃玉米,用自家生產的鹹蘿蔔乾換就是了,超級划算的很。
霧島三分部的粗鹽產量也不錯了,交換回來不少的皮毛,都運回石頭城總部了。
有了這些皮毛,冬季,海部落又能解放不少生產力了。
霧島三分部能為石頭城總部做出這麼大的貢獻,馬躍很滿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