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都混成小頭目了?”
“是啊,那個傢伙只是貢獻了簍魚、破冰捕魚的技術,白霧部落的大首領一高興,就賞了海一個小頭目的職務。”白皮繼續說道,“他還慫恿我,貢獻出製陶技術,於是,我帶的人,也被白霧部落重用了。”
“然後呢?”二祭祀是越來越有興趣了。
“海,說他們所在的海部落十分的富足,靠著海邊,可以製鹽,還能種植蘿蔔、大蔥,鹹蘿蔔條也是這麼來的……”白霧繼續說道,“最重要的是,他說,製鹽是海部落的最大秘密,他和他的這些人都不會。”
明白了!要想要製鹽技術,你白霧部落就得來打啊。這個‘海’,還真是……
只要你品嚐過鹽的滋味,那種誘惑力是舞以輪比的。
為毛這麼長時間才來?白皮的說法是洋流,在大海上,沒有洋流的助力,光靠划船是不行的。
“海的意思是,白霧部落送來這五百人頭之後,就沒多少壯丁了。那霧島上不錯,佔了……起碼,那邊的白霧部落還有上千的人口呢。所以,海這次沒跟來,準備留在白霧部落上,一旦隊伍打過去,做個內應啥的。”
白皮說的大致就是這意思唄。
“白霧部落除了人不少,還有啥啊?”馬躍問道,光是人的話,目前,對馬躍沒多大的吸引力了。
“白霧部落種植了一種長的高高的植物,能吃,杆兒還有點甜的。那植物的果實……烤了能吃,味道還不錯……”白皮比劃著說道。白霧部落原來是沒陶器的,收穫的食物當然要烤了吃才行。
“高高的杆兒?上頭的果實還能吃?”看白皮比劃的果實的粒的大小,難道是玉米?
不對啊,玉米是拉丁美洲的特產,後期才傳進我國的,我國種植玉米的歷史也就四百多年啊。難道自己穿越到中美洲了?
亂套了啊!
先不糾結穿越到哪裡來了,或許,我國在幾萬年前的海邊也有玉米的出現,只不過後期滅絕了?
“就是這玩意。”有戰士送來俘虜的所謂口糧。
麻痺的!真是玉米啊。不管咋說,這也是糧食不是?據說,玉米的種植還算是容易的,好歹比水稻小麥的種植容易不是?
“這玩意能收穫多少斤?”馬躍問道。
“畝產大約五六百斤吧。”白皮在海部落混過很長時間了,明白畝產和斤的意思。
不少了,後期的玉米,畝產也不過八九百斤,當然,有高產區域能達到畝產兩千斤。
“這麼少?”大祭司不大滿意。
“不一樣的。”馬躍擺擺手,“很簡單的道理,這玉米吃了,比吃蘿蔔抗餓,明白?”
“好像,還真是這樣的。”白皮想了想說道。
“玉米是可以做主食的,而蘿蔔,其實是菜的一種。”馬躍繼續給大家講了主食和菜的區別。以前,海部落是沒主食的,講了也沒啥用。
“最重要的是,這玉米是很好的飼料。牲畜吃了長膘。”
給牲畜吃,不是很浪費嗎?這是原始人的想法。
“尤其是遠行的時候,角馬要是有玉米飼料,就不會掉膘了。”這點上,二祭祀深以為然,牲畜那玩意,不給營養,哪來的力氣?
“移植過來,去不?”既然玉米有這麼多的好處,當然是要據為己有的好,大祭司這麼說,大家自然是最希望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