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魚為主的冬天終於過去了,為了儘可能的保證這邊的生產力,原來熊部落那邊暫時不去人了馬躍手頭的火系靈石儲備還不少呢),勞力都集中在這邊大生產建設。
沒錯,狩獵需要人手,捕魚需要人手,種地也需要人手,煮鹽……還欠著‘牛皮’部落好多的粗鹽呢,不加大人手增加粗鹽產量也不行不是?起碼,前期要增加一倍的人手呢。
每隻狩獵隊保證二十個人手,兩隻狩獵隊的分工,比較科學。至於其他的工作,男女老幼的,能幹的就幹唄,反正,都沒閒著。
體質弱點的,不能煮鹽嗎?不能翻地嗎?不能簍魚嗎?所以說,每個人口都是珍貴的。
工具的簡陋,翻地的確很慢,一冬天攢下不少的糞便,施肥唄,一定能增加一些產量的。有大祭司規劃,菜和鳥指導技術,眼看著翻地的面積在不斷的擴大。
挺好,蔥和葵菜,都是生活必需品呢。蔥,是重要的調料;不能光吃肉,葵菜這唯一的綠色食品當然也是最重要的?起碼,馬躍是這麼覺得的。
其實,馬躍知道,蘿蔔也很重要。至於啥時候能種出蘿蔔來,就全靠菜和鳥的研究了。只是,馬躍沒想到的是,真正培植蘿蔔成功的是大祭司……
馬躍欣慰的是,三隻角馬扛過了寒冬,都活了下來。春天來了,周邊都有綠草了,幾個孩子牽出去溜溜,角馬就能吃飽了,逐漸也長膘了。
兔子的飼養規模是越來越大了,二祭祀帶著一幫孩子在不斷的忙活,圍欄也在不斷的擴張。冬天能吃到兔子肉,大家也都嚐到了甜頭。兔子皮再小,也能縫製成手套和腳燜子不是?
每次狩獵隊出去打獵,時不時的都能帶一些被活捉的野兔回來。
馬躍同時看重的是角馬的馱運功能,於是乎,狩獵隊再出去的時候,連角馬都牽著,多少能拖回來一些肉食收穫不是?角馬比人能馱的多呢。
角馬能養活過冬,其他的野獸呢?
至於從‘牛皮’部落裡買活羊?太貴了,不划算啊。於是乎,儘可能的抓一些活野獸回來,成了狩獵隊的一項新任務。
當然,抓活的野獸太難了,兔子小,一塊小飛石就能搞定,大的野獸,即使是吃草的,跑的超級快,咋抓?
抓到抓不到的,也不是馬躍的硬性指標,實在不行……麻痺的!還得從‘牛皮’部落裡買唄。
二祭祀很滿意,飼養圈裡終於多出一個新品種,野雞!這玩意,體型不算很大,飛的也不高,被二首領水蟲先後用飛石打傷拿獲了幾隻。
拔了你翅膀上的羽毛,看你還咋飛?
兩隻小鬣狗崽子滿地跑的歡實的很,閒的慌的馬躍也時不時的帶著兩隻狗仔巡視自己的地盤。
大生產建設在緩慢和順利之中進行,不管咋說,圍牆外開墾了不少的耕地,差不多了,該播種了。
大祭司有了實際工作,主持種植業,乾的有聲有色,活的反倒是越來越滋潤了,總比以前總窩在山洞裡裝逼強不是?
形勢一派喜人,很好!馬躍很滿意,帶著兩個狗崽,直奔海邊。
這裡一幫老幼正在熱火朝天的煮鹽,呵呵!
馬躍看向大海,這裡的海似乎總這麼平靜,幾乎沒有大浪滔天的時候。
海里可是不少的資源呢。問題是,這年代,根本沒技術打造大船啊,起碼,馬躍就不懂。
海里的魚呢?
沙灘上,除了一些蝦蟹之類的,咋沒魚呢?沒有大浪滔天,海浪總還是有的,不斷的湧向沙灘。
想不出個所以然來,馬躍要回去了。
還沒走出幾步,不遠處煮鹽的老幼們開始驚呼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