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降將解釋,“在下主將愚蠢,欲與漢軍對立。我乃識時務者,不願與之同伍。遂將其刺殺在夜裡,順便將這裡的地圖帶來獻給大都督。”
呂牧見那顆人頭面色兇煞,有幾分狠氣,應該是個將軍級別的人。不過劍閣的主將是誰?呂牧其實也不在乎。投降的將領帶了多少人,他也不在乎。
令他高興的是那張地圖。正愁著人生地不熟,結果就有向導帶著地圖送上了門。這太關鍵了。
“有將軍獻上地圖,我等真是如虎添翼啊。”呂牧大笑,遂即召集三軍將領開會,準備制定作戰計劃。
眾人圍著地圖看。這地圖畫的精緻,大路小路一應俱全,城池的位置,邊上的地形都有所標註。除此之外,這地圖上圈圈叉叉密密麻麻畫了許多。
“這些個圈叉代表何物?”
降將答曰,“此乃伏兵駐軍之處。”
呂牧聽了心中大喜。他仔細觀察了一遍上面的圈叉。確定不是隨意塗鴉的,每一個圈注都有理有據,讓人信服。
不但得到了地圖,而且連敵軍的作戰部署都知道了。如此一來,地方還怎麼跟自己打?
……
呂牧仔細觀察了幾個重點圈畫的地方。“對方的糧草竟然不在劍閣南邊,是要在北邊和我決戰麼?”呂牧指著地圖上標有糧草的地方,那是一座小縣城。
“正是!”降將回答。“劍閣乃是最後一道防線,主將本意與都督決戰與北邊。糧草全在那裡。”
仔細一揣摩,這縣城位置偏僻,卻是在一條分叉路口,四通八達,是個好位置。
呂牧在北方軍裡以莽字為名,他早就想要出兵了。在獲得了敵軍的戰略部署之後,呂牧徹底按耐不住了。
“傳我命令!明起發兵兩萬。我要主力去打掉對面的大本營,同時分兵端掉他們的所有補給!”
…………
…………
翌日清早,漢軍大軍出發,兵分兩路。由呂牧率軍攻堅敵方大本營。副將則率騎兵直沖糧倉而去。小將張起坐鎮潼關,確保後勤無憂。
果不其然,遠遠的就注意到了重兵駐守的縣城。“誠不欺我!”呂牧興奮。看來這地圖上標註的不假!遂即他命騎兵出擊。
守方是羅雙的山字軍,人數三千不到,憑藉著壕溝拒馬以及土牆展開防守。面對騎兵的沖鋒,山字軍弓箭齊發。
經由羅雙選擇,所有弓箭改用長弓。比起短弓,射程更遠,威力更大,是應對敵軍集體重逢的好選擇。又有投擲器械接連不斷的投砸爆裂物。
第一批騎兵傷亡慘重,根本接近不了山字軍的陣地便被迫撤退。
呂牧換上帶盾步兵,試圖利用人海戰術沖入敵軍的陣地。
一時間萬箭齊發,燃燒著的爆裂物落地後掀起巨大的沖擊,並且將一切點燃。
……
連續三次進攻,都被山字軍一一擋下。陣地外面燃氣火海,逼得漢軍被迫撤離
呂牧並不知道自己面對的,是擅長於陣地防守的山字軍。
羅雙將最精良,最堅固的裝備全部給了山字軍,就是希望這支硬殼部隊能夠擋住敵人的攻勢。
那壕溝拒馬,讓騎兵不可逾越。那土牆堅盾,讓射手一籌莫展。
呂牧此戰求一個出其不意,以快為先。所以此戰並沒有拉來攻城武器。這裡確實是敵軍的駐軍重地。可是這哪是駐地啊,明明就是一座小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