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什麼。”
“蓬萊教會的邀請函。”
“我看得到,我的意思是他們邀請我做什麼?”
“據說這是一種禮遇,當年蓬萊教會在國內被消滅殆盡,但還是有一部分殘餘逃到了國外,他們遍佈在世界各地,每兩年會搞一次大集會,這次的集會地點就在拉斯維加斯,你可以去參加一下。”
“你不去嗎?”
“我沒心情,我準備今晚就離開美國。”
“影片的宣傳呢?你放棄啦?”
陳導顯得很消沉,他斜靠在凳子上,用雙手使勁地揉著自己的臉,雙眼通紅地道:“今天接到了父親的電話,他老人家七十多歲了,他也是個老革命,臭罵了我一頓……我實在是沒心情搞下去了,反正美國這邊的票房也不會太好,就隨他去吧。”
“你怎麼知道票房會不好?”
“東西方的文化差異很大,在東方很正常的東西,到了西方可能就會成為攔路虎,比如血統論……”
陳導一副不想多談的樣子,不過雲天卻聽明白了。
西方世界曾經被蓋世太保蹂躪得太厲害了,他們當年屠殺猶太人,用的就是血統論。被這種理論傷害過的國家與民族,簡直不要太多,現在大家都對類似的論調恨之入骨。
而《灰燼》中所傳達的思想,無疑與希特勒的思想有一定的共通性,也怪不得西方國家會排斥了。
“你確定就這麼放棄嗎?”
“不放棄不行啊,你不知道,《灰燼》已經被全世界三十多個國家禁播了,剩下的國家和地區,雖然也有美國、英國這樣的大國,但能貢獻的票房已經不多,與其負隅頑抗,不如退一步……反正也掙了不少錢了。”
《灰燼》的總投資只有四千多萬,光論票房收入,陳導已經算是大賺了。
只是雲天參演這部電影,為的可不是錢。
真要為了錢,吃吃安紅的軟飯就能吃得滿腦腸肥。
雲天看著陳導道:“如果你真的那麼在意你父親的看法,此時此刻你更不能走。”
“為什麼?”
“陳導,你能想像得到現在全世界到底有多少蓬萊教派的潛在信徒嗎?”
“多的不說,十萬人還是有的吧。”
“你是不是忘了這部電影到底有多火了麼,至少有三四百萬人。”
“你到底想說什麼?”
“我想,我們有這個權利,也有這個義務,將這些人引回到正道上來。”
陳導這會兒倒是精神了許多:“你覺得應該怎麼做?”
雲天把自己的計劃娓娓道來:“首先開個記者會道歉一下,然後去參加一下蓬萊教派的聚會……聚會的事情先不說,記者會……上世紀三十年代,蓬萊教會在東北崛起,有著很深層次的原因,但我門拍攝這部電影,並不是為了宣傳邪教思想,而是為了展現一段真實的歷史。我知道有很多人不認同佩蓬萊教的做法,實際上我們也是,但他們救國的心思還是值得肯定的,我希望所有看過電影的人,看完以後的第一反應不是去殺人,而是想,要怎麼樣為自己的國家做貢獻……君海棠,也就是《灰燼》主角的原型,她的初衷也是救國,只是她的方式是錯誤的……而我們的呢,生在當下這個時代的我們,是不是也應該好好想想,該怎麼樣讓自己的國家變得更好呢。”
“如果君海棠活在現在這個時代,那麼絕不會做出同樣的選擇,因為時代不一樣了,我們要宣傳的是她為國為民的心情,而不是手段!”
陳導呆呆地看著雲天:“你這毒雞湯真是隨口就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