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怎麼就完了?
電影院裡的人開始緩緩地往外走,雲天卻有些懵:“這是什麼意思?”
“這個才是完整版。”
這老家夥肯定是故意的。
離記者會開始還有一段時間,雲天幹脆拿出手機繼續瀏覽國內與《灰燼》相關的新聞,發現這部電影的負面新聞已經越來越多。
很多主題網站上都出現了類似於食人族,食人魔這樣的專題,雲天甚至看到了很多好幾年前的殺人犯的報道,比如有連環殺人犯吃了受害者的眼睛,把人炒了這樣的話題。
陳導把菲安特公司放在火上烤的後遺症終於出現。
因為你能帶節奏,別人也可以。
甚至已經有一些主題網站已經貼出了君海棠的生平,將其與電影中的君海遊進行對比,然後斷言電影中的君海遊,就是近代史上的那個女魔頭。
在國內,無論主流還是民間,有很多人都認為那就是個女魔頭,東方的德古拉。
可能她真的在東北抗擊過侵略者,但她對這片土地的人民傷害卻更深,她創造了蓬萊教派吃了幾百萬的日本移民,做到了堅壁清野,但蓬萊教派也幾乎吃掉了同等數量的同胞。
人一旦開始吃人,便不再是人,而是魔鬼了。
你怎麼可以期待魔鬼能夠拯救自己呢?
如果說以上只是歷史遺留問題,是可以爭議的,那麼其他的一些新聞則更加的棘手。
已經有很多家長實名舉報,說自家的孩子自從看了《灰燼》以後,整個人都不正常了,天天說什麼娃兒無罪。
這就涉及到國內電影制度的一個弊端,沒有分級制度,很多家長也不知道該怎麼防範,等真正發現的時候,可能孩子已經中毒較深了。
雲天繼續往下翻,忽然看到一個很刺眼的標題。
《灰燼》粉絲殺人!
這條新聞的點選量不多,但增長挺快,畢竟也算是蹭上熱點了。
雲天開啟這個新聞,發現是一個很普通的情殺案,就是我愛你你憑什麼不愛我,然後惱羞成怒殺人拋屍。
問題是警方問話的時候,嫌犯在口供中說自己本來沒想殺人,是看了《灰燼》才下定決心的。
因為他心儀的物件有三分之一的日本血統。
編輯在結尾新聞的結尾寫到:人之所以為人,是因為有著底線,即使是戰爭,人類也應該守著自己的底線,《灰燼》卻是一部沒有底線的作品,它提倡為了戰爭的勝利應該殺平民,它提倡為了活下去可以吃人,這實在是太可怕。
希望有關部門能提早看到這個新聞,對這部電影有個合理的處置。
雲天把這個新聞轉給陳導,陳導很快回信:執行原計劃。
發布會開始的時候,陳導的雖然很努力地在笑,但雲天還是覺得他的表情很僵硬。
輪到雲天接受詢問的時候,果然有記者果然提到了自宮的話題。
雲天的回答自然也是語不驚人死不休:“其實你們都搞錯了,事情不是你們想的那樣的,我是在拍攝電影的過程當中受傷的。”
“那陳導賠了你多少錢?”
“我沒有索要賠償。”
“為什麼,這是你應得的呀。”
“因為我相信,這玩意兒一定會再長出來的!”
全場嘩然!
不遠處,剛剛還能維持笑容的陳導此刻已經滿臉烏雲,他痛苦地捂住了自己的腦袋。
太浮誇了,這已經不是語不驚人死不休了,這完全就是胡說八道嘛,誰會信?
為什麼這麼想不開呢,為什麼要請這種人來參加這麼重要的首映式呢?
最重要的是,自己怎麼會請這種人當主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