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叔叔,這個君海棠的故事是虛構的嗎?”
“不,是真實存在的。”
“那為什麼我從來沒聽說過?”
“你沒聽說過很正常,一方面是因為動輒吃人的教派太過於聳人聽聞,另一方面是因為蓬萊教派後來發生了分裂。”
“不得不承認,蓬萊教派在抗日戰爭中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的,因為戰爭不僅僅是扛著槍和炮對射,實際上最重要的還是事前的互相滲透。日本人侵華之前,無論是軍事、政治還是文化上,都進行了全面的滲透,比如說當時東北花費巨資建立起來的全國最大的軍械廠和飛機場,其中都有日本人的投資,更別說他們跟國內多如牛毛的軍閥都有所勾結了,而在文化上,他們大肆鼓吹秦裔論,說自己是秦朝時期帶著五百童男童女下海尋求丹藥的徐福等人的後代,這個論點甚至在當時得到了很多文人的支援。更別說他們派了大量的商人進入內地,吸納就業人員,投資辦學等等,可以說培養了一大批的親日分子,但是在君海棠的三板斧下,這些謀算全部都瓦解冰消了。”
“據說日軍在上海登入後,基本上就處於瞎子的狀態當中,因為根本不存在帶路黨,他們的每一戰都打得特別的艱難與痛苦,這跟歷史上每一次我國與外國人的戰爭都是不一樣的,比如八國聯軍進背景,當時的帶路黨可是很多的。”
雲天算是聽明白了,日軍侵華,使用了很多下三濫的計謀,但是君海棠更加的窮兇極惡,將他們的陰謀算計給粉碎了。
“你說蓬萊教派的分裂是怎麼回事?”
“蓬萊教派能發展起來,跟當時我國貧農長期處於饑餓當中,愚民政策長期存在的現狀有一定的關系,一開始這些人只吃扶桑人,後來嘛,他們開始吃親日分子,再後來,就無所謂了,他們什麼都吃,所以蓬萊教派被當成邪教,遭到了國內所有勢力的剿殺,最終幾乎消失殆盡。”
“怪不得這個劇本到君海棠死了就停了。”
怪不得這玩意兒上輩子根本沒有人拍,現在可是文明社會,拍這玩意兒得多招人恨哪。
不過雲天卻在考慮另外一個問題,他原本的打算是先慢慢地搞個直播,去參加一下綜藝,剽竊點前世的一些金曲,慢慢地打響自己的名聲,然後留點膾炙人口的經典,這樣即使他離開了這個世界,但只要這些經典還在,那麼緣分的問題就永遠都好解決。
然而什麼樣的經典才能留存百世呢。
他想起了自己那個世界一出經典的電影沉默的羔羊。
漢尼拔這個經典的熒屏形象,他明顯不是好人,而且他的行為與所有的主流文化都相悖,可這樣一個人卻為人津津樂道,甚至催生了無數的效仿者。
日軍侵華戰爭,這是一場巨大的災難,即使在這個異時空裡,依舊發生了類似的事情,只是這個世界多了一個君海棠。
她並沒有完全拯救那個時代,但是她的行為確實改變了一些東西。
而雲天最關注的是另外的東西,這個人物是否有足夠的爭議性,能否成為一個巨大的話題,讓人們津津樂道。
百餘年前的人們常說的一句話就是救國,有人說要制度救國,有人說要科技救國,有人說要文化救國,而君海棠則用自己的人生譜寫了另外一條救國之路。
吃人救國!
她的理念無疑是錯誤的,但她的行為沒人敢說一點作用也沒有,如果真拍出這麼一部電影,雲天覺得票房或者口碑都在其次,話題性絕對是夠的。
陳導走過來,笑問道:“龍先生選好劇本了嗎?”
注:萬寶山事件,說穿了就是“親日朝鮮人”購買東北土地,截水築壩,和當地國民發生矛盾,日方出兵殺死中方居民,並在朝鮮散步謠言,導致中方僑民被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