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夜之後,全城宵禁,大街空蕩,偶有巡卒。
河面上畫舫張燈結綵,兩岸的綵樓依舊通明。
無論何種時刻,秦淮河都不缺醉生夢死的人。
歌聲樂聲,聲聲撩耳;舞影倩影,影影旖旎。
順秦淮河往西,風沙趕在宵禁之前抵達西市。
西市位於西水門碼頭附近,蓬萊院坐落於此。
院主蓬壺真人,正是周嘉敏的心腹侍女黃瑩。
風沙也正是透過黃瑩安排趙辛到周嘉敏身邊。
有這層關係,趙便辛跟黃瑩走得很近,不僅是蓬萊院的常客,更是這裡的貴賓。
貴賓自然有貴賓的待遇,前院有一間獨屬於趙辛的品茗靜室,今次就約在這裡。
風沙到時,正值黃昏,也不知道趙辛是怎麼安排的,反正暢通無阻,一路無人。
待入內室後,貴婦打扮的趙辛起身相迎,雍容端莊,粉黛輕熟,令人眼前一亮。
只是裹得比較嚴實,連頸子都不露一星半點,著裝又較為寬鬆,半點不顯身材。
待風沙入席後,便席地肅拜,恭敬不失優雅。
不虧為使團眷屬,耳濡目染,遠比一般貴族還要落落大方,彬彬有禮。
然而,這麼鄭重其事,其實也隱隱透著戒備。
要知道風沙在流城的名聲並不好,周嘉敏更是認定風沙好色,可沒少投其所好。
更要趙辛出謀劃策……趙辛此來見風沙,最擔心的並非述職,而是怕不止述職。
最關鍵,她自認沒膽子拒絕,也只能形式上搞莊重點,希望別引起風沙的興趣。
行禮之後,趙辛肅坐,伸頸前傾,俯首下視,瞧著恭敬極了,甚至算得上謙卑。
風沙席地於上首,微笑道:“我有幾份禮物要送給你。”
本以為自己做好一切準備的趙辛愕然抬頭,錯愕目視。
風沙微微偏頭,張星雨從他身後上前遞給趙辛一封信。
趙辛接過來打量幾眼,是一折好的尺素。
古樂府詩云,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
這是一種白色絹帛,多用來寫信或作畫。
因為輕薄易藏,還不易損毀,也慣常用來傳遞情報,她就經常使用。
所以,她立刻發現幾處微不可察的凸起,這幾個繡點,是她的暗記。
風沙保持微笑道:“拿這份手書,便可以放出路凡。”
腦袋嗡地一響,喜悅直衝天靈,趙辛還以為聽錯了,不信自己耳朵。
等她回神之後,顫抖著展開尺素,一連看了好幾遍,兀自不能置信。
咬咬下唇,問道:“這是真的麼?”
風沙含笑點頭,衝張星雨努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