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城西華門外為啟聖院街。
整條街南從啟聖院起,北至金水門的金水門街。
啟聖院街的東面是宮城的西角樓大街,此條大街與啟聖院街完全平行,其上佈設,更像一條保護宮城西牆的防線。
西面至內城西城牆這一片諸多大坊,無不高牆闊院,門禁深嚴,居此地者,全是一些註定會泯滅於史的禁忌人物。
比如梁太祖的後代。
北梁太祖先叛黃巢歸前唐,再助前唐滅黃巢,又逼前唐哀帝禪位,篡唐建梁,乃是正式開啟當今亂世的人物。
如此人物,當然爭議頗多,最後死於其子弒父,其子又被其弟廢殺。
北梁之後北唐,北晉,北漢,包括當今的北周,乃至南朝各國,無不有學有樣,既沒換湯也沒換藥。
總之,啟聖院街左近諸坊之中安置的這些人物,既不可見,也不可說,攸關北周的正統和法理,牽扯很大。
比如北梁太祖與隱谷的關係相當緊密,還曾經率大軍攻過鳳翔。
所以,啟聖院其實跟洞真宮很像,乃是一座“監牢”,起碼也是監牢的門戶,郭青娥就是這兒的“牢頭”。
只不過這座監牢實在龐大,幾乎佔下半個內城西城。
郭青娥領著風沙行來這裡。
風沙舉目掃視,無甚商鋪,無甚行人,甚是冷清,僅有一些粗服之人拖著板車沿街清汙。
巷口倒是開有幾間小鋪,多是賣水、賣粥、賣餅之類,沒什麼人氣,也實在沒什麼特別,除了一家粥鋪名為“梁記”。
招幌上的字型跟何子虛在流城經營的那家梁記粥鋪的字型一模一樣。
不出風沙所料,郭青娥果然熟門熟路地往裡走。
鋪內的裝設佈置跟流城的梁記粥鋪相差無幾,同樣特別的乾淨,牆壁宛如新刷,桌面光可鑑人,香粥的味道撲鼻而來。
就是連一個客人都沒有,本來不算大的鋪內顯得十分寬敞和安靜。
風沙感覺特別熟悉和溫馨,大聲招呼道:“一碗鹹粥,一碗甜粥,鹹粥要濃,甜粥要稀。甜粥給她,鹹粥給我。”
櫃後的中年人抬頭看他一眼,又瞧了郭青娥一眼,進到後面的簾門。
可惜端粥走出來的人還是他,並非何子虛,令風沙有些失望。
郭青娥搶著擺碗碟,風沙心裡稍微舒坦一些。
喝了兩口肉粥,風沙嘖嘖嘴道:“其實我願意支援渤海。渤海遺民的抗爭可以牢牢地拖住契丹的一條胳臂甚至一條腿,給中原一統爭取時間。”
郭青娥輕輕地道:“那你還在猶豫什麼呢?”
剛才烈葉十分迫切,風沙並沒有直接拒絕,但也沒有給個瓷實話,只說還需考慮一下,烈葉好生失望,氣騰騰地走了。
郭青娥心知她都設法讓烈葉直接懟到風沙的面前,風沙居然還是不肯點頭,其中必有礙難。
她不好堅持,一路上沒有談論這件事,打算另想辦法,沒曾想風沙居然主動提及,她當然要問清楚緣故。
風沙斜眼道:“隱谷在契丹的利益著實不小,你們幹嘛這麼上心?”
郭青娥淡淡地道:“枝繁葉茂,源於地肥,源於根深。無根之木,遇風必倒,枝葉必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