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沙透過丟擲蕭燕這個燕國公主,塑造出一個包納多方的大局。
此大局最攸關五方利益:四靈分堂、四靈總堂、隱谷、南唐和風沙自己。其實當今各大勢力無不捲入其中,然而在江寧府,僅有這五方有足夠的實力參與。
五方對此大局都擁有重大的利益。
四靈分堂一方希望藉著燕國公主和契丹搭上關係,推動契丹出兵北周,最好還能讓南唐和契丹聯手夾攻,打擊四靈總堂在北周的勢力。
南唐一方與四靈分堂的目的大體相同。
最大不同處在於:南唐或許更希望與契丹做個表面的結盟,己方少出兵不出兵,讓契丹多出人多出力,最好與北周打個兩敗俱傷。
四靈總堂一方自然會極力阻撓分堂和南唐欲達成的目的,看似和風沙對立,其實不然。因為在此事正式確定、無可挽回之前,反對歸反對,妥協歸妥協。
簡而言之,如果付出一些利益就能夠阻止此事的話,四靈總堂也不會希望鬧到魚死網破的程度,生生逼出反效果。
隱谷一方和四靈總堂的目的大體相同。
不同處在於:隱谷明確知道蕭燕並非被授予全權的特使,無權決定南唐和契丹之間的重大決策。
無非想透過交好蕭燕,對契丹施加影響,儘量緩和中原與契丹之間的矛盾,避免刀兵再起。
總之,任何大不過大局的小利益,四方都會以大局為重,為大局讓路。
於是,風沙的利益就來了。
這也是為什麼昨天他還戰戰兢兢,今天就敢肆無忌憚的原因。
大局蓋頂,鬧點事算什麼。
只要不強拆了半座江寧城,四方會爭著搶著擺平事端,避免影響大局。
然而,趙夫人被大理寺押走這件事,為整個大局投下了變數。
風沙明確表態不會相讓,如果李澤也不願妥協的話,兩邊就槓上了。
何子虛離開芙閨樓之後,連夜與江寧隱谷的高層會悟商談,並派出密使與李澤溝通。
這件事李澤並不佔理。
以官府強行扣押他國使團的正使夫人,意圖交換閩國公主。無異於綁票勒索,手段下作,上不得檯面。
隱谷本以為出面相勸,李澤就會妥協。豈知李澤非但不肯妥協,反而直接否認曾經授意金陵幫給雲虛傳話。
等於把一件事強行割成了兩件事。
第一,趙夫人到底有沒有罪,需得大理寺審案判定,與馬玉顏無關。
第二,閩國君臣及王室早就向南唐投降,馬玉顏作為流亡的閩國公主,南唐本來就可以任意處置,由不得旁人置喙。
這一下,李澤就佔理了,起碼明面上佔盡道理。隱谷最講規矩,君子可欺之以方,保管說不出半點不是。
隱谷密使無功而返,回來與眾位高層商討之後,認為如今處在立太子的檔口,就算唐皇已經別無選擇,李澤也必須考慮上位之後能不能坐穩。
這是新任儲君三把火,或許想借著此事立威,或許擔心妥協折損威望。
總之,麻煩大了。
皇權天授,君權至高。一旦扯上儲君的顏面,沒有讓步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