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佗那裡詳細地問清情況後,右做出了一個決定。
他命令自己的軍隊後撤半天的路程,退出叢林範圍,讓那1500名奴隸兵砍伐最外圍的樹木來修建臨時的防禦工事。
雒就是在這時和右發生了激烈的爭執。
“我不同意,你讓我們的勇士還沒看到敵人的影子就撤退?我們鬼方沒有膽小鬼!”雒的嗓門很大,他是部落僅有的三名第三境修行者之一,另兩名中有一位當然是護骨,還有一位已經非常年邁,一百多歲了,不適合再上戰場。
也就是說,在場這500部落青壯中,唯一有資格跟右叫板的,就是雒。
而雒也確實有一群追隨者。
鬼方的風俗人情與大商不一樣,右不能簡單粗暴地軍隊統帥的身份去打壓雒,只能耐心地解釋:“我覺得現在的形勢,對鬼方很不利,我們很可能吃到一場敗仗。這個時候,確保退路的安全,就是非常必要的。雒,我們認識這麼久了,你應該知道,我不是膽怯的人,我只是為了大局考慮。”
雒急促地呼吸,看得出他很激動。但雒畢竟沒有失去理智,他絕對不敢說“我覺得你就是膽怯”這種話。
他如果說了這種話,右可以立刻向他發起決鬥,在決鬥中合理地殺死他。
雒並不想和右針鋒相對甚至變成仇人,他只想陳述一個事實:“右,大家都渴望這一戰,渴望在戰場上獲得榮譽、獲得財富、獲得戰功、獲得奴隸,你不允許大家去追擊山戎人,大家都有意見。只是因為尊敬你,所以暫時還願意聽你的。但如果你繼續獨斷專行,我敢說,接下來沒人會聽你指揮。”
右想了想,覺得雒的話有道理。
於是他將500個青壯族人召集起來,情詞懇切地說:“我知道對我的一些決定,大家並不贊同。我也理解你們想要追求戰功、追求榮譽。但是你們一定要支援我!”
“三天,我們在這等三天,如果這三天內其餘部落沒有敗退,我再帶著你們去追殺山戎,還會從我的私產裡分出一些給你們做彌補。”
“但如果……發生了不幸的事情,三天之內,其餘部落敗退了下來,你們就一定要嚴格地聽我的命令!”
族人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後都同意了。
右放出斥候,不僅僅是向前探索,而是向四面八方,擴大警戒範圍。
然後讓200勇士帶著數百奴隸兵,到處去尋找食物,囤積清水。
事實上,沒有等到第三天。
第二天傍晚,最靠前的斥候回報,發現大量鬼方的潰兵。
右馬上做出安排,讓人去接引這些潰兵,發放少量的糧食和清水,有傷的趕緊救治,完好無損的則暫時收編進自己的部隊中。
一直到深夜,已經有五個部落潰敗了下來。
右的部落收容了400多的部落青壯,以及差不多1000名奴兵,糧食和飲水都有些吃緊。
右顯得憂心忡忡,鬼方顯然遭遇了一場慘痛的失利。
現在就看剩下那十幾個部落的軍隊能否保留一些戰鬥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