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不是說話的地方,不如先請進屋,坐下喝點酒水再談。”江邀請道。
俞未達到目的,當然不可能就此離去,點點頭。
江領著他們往屋裡走去,一路絮絮叨叨地說些陽城的飛短流長。
利靜靜地聽著,一直沒發表意見,直到看見那個小隸妾跪在道旁,瑟瑟發抖,也不知是凍的還是嚇的。
利似有意、若無意地說道:“那個小隸妾挺伶牙俐齒的,我喜歡他的牙齒。”
“好說,好說。”江堆起笑容。
進了屋,江請二人坐下,有隸妾捧了一壺酒來,給三人面前的陶杯斟滿。
喝著酒,俞問出了心中的疑問:“共工氏為何要將銘刻功法的銅器送到封地去?”
江哈哈一笑:“因為封地也有後輩子弟需要修行啊。”
“他們有拓片就夠了,”俞毫不留情地指出,“莫非共工氏擔心近期將有禍患?”
“哪有這種事!”江矢口否認,“我們從幾百年前就是炎黃聯盟的權勢部落,幫助黃帝打贏了涿鹿之戰。在接下來炎黃聯盟那麼多任首領,也一直重用我們共工氏。”
“大夏建立,我們一直站在後啟這一方大夏王朝的君主稱為‘後’),然後東夷諸部因為不滿後啟殺死益,在後啟死後,終於找到機會造反。”
“太康失國後,我們陪著太康流亡,太康死後則幫助後相東征西討站穩腳跟、積蓄實力。”
“到少康時,我們聯合了斟灌氏、斟鄩氏,幫助少康擊敗寒浞,奪回了國家。”
“我們共工氏一直站在權力的中樞,雖然現在不如姒姓十二氏族夏后氏、有扈氏、有男氏、斟鄩氏、彤城氏、褒氏、費氏、杞氏、繒氏、辛氏、冥氏、斟灌氏),但也是最頂級的大貴族。”
“少康雖死,後予也一直信任我們,我們還幫後予獵取了大妖九尾狐。後予死後,後槐也一直對我們託付重任。”
江說得慷慨激昂:“像我們這樣的家族,怎麼會有禍患!”
利幽幽地說:“看來共工氏是真的面臨禍患了,我不在的時候,陽城這裡究竟發生了什麼?”
江像是被掐住脖子的鴨子一樣,聲音嘎然而止。
過了一陣才說:“前一陣子,一直搖擺不定的幾個東夷部落終於向後槐進貢,表示臣服,你知道這事麼?”
俞茫然不知,他這些年一直在關注自創功法的事。利卻是點點頭:“畎夷、於夷、方夷、黃夷、白夷、赤夷、玄夷、風夷、陽夷,各自派了使者,帶來珍貴的貢品,後槐也給予了豐厚的賞賜。”
“東夷諸部早在黃帝時期就是我們的同盟,在阪泉之戰、涿鹿之戰都和有熊氏並肩作戰。只是因為後啟誅殺了東夷諸部的首領益,這才導致了東夷諸部的反叛。”
“他們迴歸大夏,其實也是眾望所歸吧。而且從此以後,大夏都不用再向東方用兵,這難道不是好事麼。”
江深深地蹙著眉頭:“我原也以為這是好事。”
“但是,自從九夷歸順,後槐之心,日益驕固。他和近臣商議,準備向西方開疆擴土。”
俞茫然懵懂:“這也是好事吧。”
江嘆息一聲。
利則皺起眉頭:“少康復國不久,又得東夷臣服,現在我們大夏確實國力鼎盛。但是如果不斷東征西討,再多的家底也會敗光。”
“不過,”利扭頭看著江,“大夏擁有這麼多強大的修行者,就算家底敗光了,也不見得會再次失國。就算大夏真的失國,那也是幾十年,甚至一兩百年後的事情了,你們共工氏幹嘛要急吼吼地把家族裡貴重的東西運去封地。這說不通!”
江垂下目光,不與利對視,“總之,利前輩你早已不在權力中樞,也不關心大事,這些就不要窮根究底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