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涿鹿之戰後的24年,黃帝晉升第六境,照見自身神靈,圓滿自足。
相對於第五境,第六境自然是一次昇華,但遠比第四境晉升第五境要容易。
而第六境和第七境之間,才是真正的天塹,按照現世的修行體系劃分,第七境為步虛境,而步虛境和合道境又被華胥統稱為“偽仙境”。
“我雖然看到了通往第七境的道路,但第一次感到絕望,”跪坐在廣成子面前,剛剛晉升並鞏固了境界的黃帝並沒有預料中的意氣風發,反而顯得迷惘,“老師,坦白說,我覺得我永遠也到不了第七境。”
廣成子沉默片刻後開口:“晉升第六境,你的壽命差不多能有2000歲。2000年也無法晉升麼?根據我的推測,晉升第七境的基本要求,是你建立一個統一的王朝,並且王朝統治人數達到5000萬人以上,並且國富民強。”
“這些基本條件,我相信我是有機會做到的,”黃帝說,“比如建立統一王朝,之前我覺得非常困難,但現在想想,我完全可以在統一天下以後,建章立制,將整個天下劃分為數十個區域,設為州;每一個州由一名第四境或第五境的子孫或者大臣負責,稱為州宰。每個州宰單獨向我負責,各個地方因地制宜,大部分事務由州宰處置,不需我親自處理。我定期對州宰的理事進行評估,不合格者去之,合格者給予賞賜……”
黃帝滔滔不絕,描繪了一番他心目中的政治制度,然後眼神黯淡下來:“並不是這個原因讓我無法晉升第七境。而是,這條路是錯的,後面已經走不通了。或者不僅僅這條路本身有問題,我也走錯了。”
廣成子淡淡地說:“哦?”
黃帝嘆道,“現在想想,在第四境的時候,我過於急切了,雖然晉升了第五境,但是根基不穩,現在已經無法彌補。”
廣成子道:“我知道。但是可以重修啊!站在你現在的高度,重來一次並不是太艱難。”
“這條路本身就存在問題,就算重走一次,又如何?這20多年來,我仔細研究了蚩尤氏的功法,並且回過頭來重新審視了神農本源經。我有了一些思路,如果我再自創一門功法,絕對會比黃帝道原經更適合我。可惜……”
“可惜什麼?”
“可惜,俗務纏身。雖然我已經分權下去,並且很多時候都讓昌意之子高陽代我處理,但還是會有各種俗務纏著我,不得解脫,讓我沒法安下心來,重新去創造一門功法。”
“而且我擔心,一旦我散功重修,會立刻壽盡暴斃……”
“不會。”
“啊?”黃帝詫異地看著老師。
“我說,不會。有我護持你,你就算散功重修,也不會馬上暴斃。而且我會助你一口氣重新修到第四境,距離第五境只差臨門一腳的地步。但是第四境和第五境之間的門檻,必須你自己跨過去。”
黃帝低下頭來。
“那就只剩下一個困擾了……”
一年後。黃帝宣佈,從此要閉關潛修,不理世事,有熊氏的族長將由昌意之子高陽繼承。
高陽此時已經是110歲高齡,但作為第四境的修行者,他還有30多年可以活,如果在這期間他能突破到第五境,還能再活幾百年。
而黃帝,不,這時應該叫他姬軒轅。
姬軒轅則悄然離開了軒轅之丘,辭別妻、子,帶著少量的僕從,在廣成子為他安排的一處山中潛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