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子·黃帝》曰:黃帝與炎帝戰於阪泉之野,帥熊、羆、狼、豹、貙、虎為前驅,雕、鶡、鷹、鳶為旗幟。
……
阪泉。
兩支大軍正展開陣勢,在平原上對壘。
大風呼嘯,吹得雙方的旗幟獵獵作響。
一眼望去,密密麻麻的軍隊簡直看不到盡頭。
有熊氏這邊有數百個部落派出了軍隊,其中原本東夷諸部的部落大多使用各種飛禽走獸作為旗幟。
很容易從旗幟辨別一個部落的出身。
比如,有熊氏的旗幟上是羆,這也是有熊氏的立身之本。
那個用鷹作為旗幟的部落,是從曾經的少昊氏裡分裂出來的,究其血脈源頭,其祖上一定是出自於少昊氏。
尤其是那使用玄鳥旗幟的部落,那是少昊氏最直接的繼承者,其權貴絕對都有濃郁的少昊氏血脈,甚至可能是少昊氏的嫡系親族。
而神農氏那邊,使用的旗幟更加五花八門,不侷限於飛禽走獸。
雙方軍隊的構成也有很大不同,在有熊氏聯盟的軍隊中,有大量馴服的猛獸,乃至一些超凡生物,被驅使著準備攻擊。
神農氏的軍隊則全部由人族構成。
武器裝備方面,雙方的差距並不大,甚至神農氏的冶煉技術還要高明一些。
神農氏本部800名勇士所持有的青銅武器,都比有熊氏的青銅武器更加銳利、堅固。神農氏勇士的弓箭,也比有熊氏的弓箭射程更遠,威力更大,更加精準。
但是神農氏聯盟中其他部落的裝備就落後了太多,而有熊氏這邊,聯盟裡許多部落都得到了有熊氏的支援,裝備都不差。
雙方的兵力對比,有熊氏聯盟出動士兵6000人,猛獸和超凡生物1000餘頭,還有主要作為勞役、但也可補充進入軍隊的青壯人。
神農氏聯盟出動士兵8000人,青壯同樣是人左右。
雙方動員的力量,比起當年有熊氏剿滅東夷太昊氏、少昊氏的戰爭還要更多。
可以說是有史以來,投入兵力最多的一次戰爭。
這樣規模的大戰,神農氏還從未經歷過,他們的陣勢顯得非常散漫,之前在後勤上也遇到了問題。
相反,有熊氏則經驗老到,準備充足,此時士氣旺盛。
黃帝姬軒轅神色肅然,身邊擁簇著風后等部落聯盟的權貴。
他運足目力,眺望著對面神農氏聯盟的軍隊,久久不語。
“帝,”風后催促道,“下令攻擊吧!我們計程車兵已經吃飽了肚子,正是士氣最高漲的時候。”
黃帝搖搖頭:“再等等。”
風后不解地問:“帝,這是為何?”
黃帝心中想起了昨夜去請教老師時的對話。
當時他自信滿滿地對營帳裡的老師說:“老師,我們的準備比對方充分,我們計程車兵更加訓練有素,我們的將領經驗更加豐富,我們的糧草比對方更充足。而且我們還有那些強大的猛獸助陣!我想,這場戰我們能輕易取勝!”
但是他等來的不是老師的贊同,而是一句淡淡的:“是麼?”
緊接著,又一句話從營帳中飄出:“你想透過這場戰爭,獲得什麼?”
“霸主的地位!萬族臣服!”姬軒轅脫口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