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達西陵氏的第二日,神農氏的來客被西陵氏的權貴請去交談,詳細講述了和有熊氏的戰爭。
原本西陵氏的權貴也想叫廣成子,宴席上廣成子的表演令人印象非常深刻,但廣成子拒絕了。
他說:“修道之人,不便參與俗務。”
這番話沒頭沒腦,讓人聽不懂,但拒絕的意思很明顯。
於是只有大撓、姬軒轅和他的幾名地位較高的追隨者前往。
西陵氏和有熊氏之間的恩怨,其實沒有什麼曲折離奇之處。
起因在於,有熊部原本生存的地方,因黃河的泛濫被淹沒,死了大量的族人,他們不得不進行遷移。
由於東邊是強大的太昊氏、少昊氏地盤,南邊是悍勇的諸苗部,而有熊氏又不想渡過大河前往寒冷的北邊。
於是便只能一路向西了。
他們漸漸脫離了東夷部的輻射範圍,接近了神農氏的力量輻射範圍。
途中他們也發現了幾處不錯的土地,但都有主人了。
最關鍵是,那幾片土地的主人都很強,有熊氏沒有必勝的把握。他們已經在水患中死去太多的勇士,必須保留元氣,以免部落一蹶不振。
有熊氏的人通常都有較大的力氣,這或許是他們天生的特殊能力吧,但也不算太強悍。
這特殊能力有點弱。不過比西陵氏還是強一點。
有熊氏的武力保障主要是他們依附投靠的一種名為“羆”的超凡生物。
這種生物形狀像熊,力氣比一般的熊要大得多,皮毛堅硬,即使金屬武器也很難傷著,算是一種很厲害的超凡生物。
目前他們部落供奉著6頭羆,以及20多頭依附這些羆生存的灰熊。
這些熊羆,一旦兇性發作,在戰場上絕非普通勇士能擋得住的。
當終於來到西陵氏的居住地時,有熊氏對這片土地很滿意,羆也對這片土地表示滿意。
最關鍵的有幾點:一是這裡臨近水源,取水方便。在這個時代,遠離水源的聚居點是幾乎不可能存在的。
二是這裡的土地肥沃,有熊氏是半農耕半漁獵的部落,因為不懂得像神農氏那樣精耕細作,土地肥沃對他們來說就尤為重要了。
三是這附近有非常不錯的森林,正好可供熊、羆休憩。
四……經歷長途跋涉遷徙,有熊氏的人口再次銳減,無法再繼續遷移了。
因此雖然西陵氏人口眾多,甚至而且還建起了原始的城,有著低矮的城牆守護,有熊氏仍然決定攻打西陵氏。
他們並不是一定要將西陵氏打服、或者趕盡殺絕。只要逼迫西陵氏遷走就行。
但西陵氏不知道這一點啊。有熊氏上來就偷襲,一聲不吭就開打,西陵氏還以為對方是要打一場滅族之戰而不是征服之戰。
滅族之戰,是殺死對方所有的青壯,將對方婦孺納入自己的部落。
征服之戰,是讓對方定期納貢、交稅。
這兩種戰爭有本質的區別。
有熊氏的本意是打第二種,甚至只要西陵氏遷移,以後交不交稅都無所謂。
西陵氏卻以為對方是要打第一種戰。
有熊氏也無法解釋,雙方的語言是很難溝通的,有熊氏說的是東夷部的流通語言,與西陵氏使用的語言不一樣。
誤會就此產生。
現在西陵氏權貴和神農氏援軍的頭目進行的談話,就是以“有熊氏要對我們進行滅族”為基礎進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