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劃成功之後,大巫師和韓德都成了太后身邊的紅人,作為獎賞,給予了他們權力。
但是大巫師仗著自己的功勞,開始漸漸的不將其他人放在眼裡了,居功自傲,甚至敢在私下裡頂撞太后,態度跋扈無禮。
這次慕容旻能看出一些端倪,也是因為大巫師的態度太不尊敬,一看便讓人泛起疑竇。
太后、韓德、大巫師,對於突厥內部的爭鬥的確可以利用。
蕭易安說:“我倒是覺得,這次突厥所提出的和談條件不過是想掩人耳目。我想借著“和談”的名義去一趟,看看突厥那邊究竟是怎樣的一番景象。”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話題繞來繞去,轉而又繞了回來。
檀逸之的態度還是那麼強硬,“突厥既然指名道姓的要你去和談,明擺著就是挖了個陷阱讓你跳進去,不能中計!大周現在兵力強盛,還沒有到要和談的地步。”
“但是一將功成萬骨枯,後面是無數的普通百姓的屍骨堆積而成的啊。現在雙方僵持,還是要繼續爆發戰亂,雁門關的將士已經死傷過半了。等楊碩和董成大追擊上去,將突厥的人馬圍起來之後,免不了又是一場惡戰。”
蕭易安長長的睫毛垂下來,像是染上了一層陰影,藏著自己的心事。
大周初立,若非不得已,本不該這麼大動干戈,應該讓百姓休養生息的,養民安民,耕織農桑。
這一個士兵殞命的背後,或許就是一個家庭骨肉分離,妻離子散,容易民心渙散,激起不可調和的矛盾。
寧做太平犬,不做離亂人。
君王一再興兵,在後世只能留下一個“窮兵黷武”的評價,透支國力,還會給後人埋下一個大禍患。
“我去和談,或許能夠避免雙方繼續的爭鬥,總要去試一試,才知道能不能成功吧。”
她握住檀逸之的手,語氣放柔的說:“就讓我去吧,就算不成功也能拖延一陣時間,突厥現在有五六萬的人馬,但是他們的糧草顯然不足,撐不久的。我們也可以利用這段時間,來造出更多的火炮和火銃。”
“再說了,我不會貿然輕舉妄動,和談當然是等楊碩和董成大兩者的人馬到了之後再談,我不會拿自己的性命犯險的。”
在蕭易安的一再堅持之下,檀逸之沒辦法了,只能答應下來。
突厥的使臣還沒有離開金陵城,正好讓他將訊息帶回去,說皇后答應親自前去和談,足顯誠意。
檀逸之精挑細選了一番之後,安排了五千人護送皇后。
但是蕭易安說不必帶那麼多人,只選擇帶了五百人,並且在第二日就趕著近路朝著灃京的方向出發,希望能早一日到達。
一聽她只帶了那麼少的人,檀逸之哪裡放心的下。
同時給楊碩和董成大下了一道密令,讓他們保護好皇后,絕對不能有半點閃失。
灃京有太上皇等人,還有原先西秦沒有被啟用的一些老臣們,那裡的氣候溫暖,是個頤養天年的好地方。
在檀逸之登基之後,赫連鈺就已經返回南越城了,檀溪之想去觀賞一下南越的風景,便一併跟著離開了,還沒有回來,所以他現在不在灃京。
清漪、陳序均在隊伍之列,兩人現在還未成親。
但是清漪是皇后宮內的一等女官,是所有的宮女之首,而陳序則成了禁軍的統領,還被封為宣威將軍,這次的五百人就是由他率領。
今時不同往日,清漪和陳序都成了宮內外有名聲的人物。
陳序當年因為冒犯了突厥公主而被逐出禁軍,褫奪身份,頓時一無所有,才流落到寧陽侯府,為蕭易安所用。
沒想到幾年之後,居然能成為禁軍統領,命運有時就是這麼無常,他與突厥人的樑子算是早就結下了,這次正好新賬舊賬一起算。
馬車行的既快又穩,一路上已經跑了三個時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