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他們攻破邊防,就可以長驅直入的深入腹地,所以在昨日檀逸之已經緊急加派了幾萬士兵,命令楊碩為帥,出兵守住雁門關這一道防線。
大周的兵力並非不足,只是現在天時地利都不佔優勢,處於不利地位,所以朝堂上下的官員都在懸心。
連檀逸之在上朝的時候,都會一直保持著陰沉,可想而知,將來的戰況應該不會輕鬆。
所以明明已經將近月末,新的一年快到了,卻人人帶著愁容。百姓間應該是聽到了一些風聲,民間迎接新年的喜悅氣氛較往常淡了許多,現在整個金陵如同愁霧籠罩一般。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讓慕容旻去勸說,並不是全無用處。
一是提醒那位突厥太后,她的哥哥和母親還在大周的手裡,如果她再進興兵進犯,那麼這兩個人質的下場可不會好過。
二是試探她現在究竟狠辣到一種什麼樣的地步,是不是會置自己的親人於不顧。
如果突厥能夠退兵當然是好,如果不能退兵,慕容旻去勸說應該也能夠拖延一段時間。
現在突厥是長途奔襲,如果攻不破邊防,後續糧草補給不濟,自己就會撤退了。
其實讓慕容旻的母親去效果應該更好,只是事態緊急,容不得在路上停停走走,必須快馬加鞭的趕到雁門關,她恐怕受不得這樣長途跋涉的奔波。
如果她的身體再鬧出個什麼傷痛來,只會再次加深突厥與大周的仇恨。
所以就決定了讓慕容旻前往關外,去勸說平息干戈。反正走了一個人質,還扣著一個,大周不會吃虧。
一天天冷起來,不久後下了今年的第一場雪,潔白的風雪卻帶著冷風的呼嘯,銀裝素裹,讓屋簷落上了一層厚厚的積雪。
隨著大雪而來的,還有一封戰報,幸好這雁門關還是守住了。
在交戰的過程中,突厥人作戰勇猛,我方因士兵不耐苦寒天氣,死傷過半。
慕容旻的勸說在意料之內的失敗了,但是之後突厥太后居然意外的沒有繼續進兵,大概是還是顧慮到自己哥哥的安全。
畢竟在雙方的混戰之中,無足輕重的人只是一隻螻蟻,生死難料,或許連死了都沒人知道。
沒過兩日,突厥太后命人轉變了行軍方向,不再正面攻擊雁門關,急速進軍轉而向灃京而去,走東南方向的守衛薄弱地帶。
灃京可是住著大周的太上皇等人吶,雖然路程很遠,比原來預定中的要繞一個大圈子,不過比在關外守著繼續強攻雁門關可要明智多了。
而要打灃京,勢必要先打下一個邊境的小城為突破點,進入內城。
邊境的百姓一聽到突厥人來,頓時聞風而逃,不僅是人跑了,還帶著自己家養的雞鴨鵝狗一起跑,就連一根毛都不給他們剩下。
突厥人什麼都沒找到,惱羞成怒,於是將那個邊境的小城燒成了灰燼,繼續向前行進。
檀逸之已經抽調了五萬人馬,命董成大為將,星夜馳往救援,同時守衛雁門關的將領楊碩,留下一部分人後,也正在率領人趕過來,阻止突厥的繼續前行。
但是兩人都擔心突厥騎兵的確厲害,如果正面迎擊恐怕不佔優勢。所以各寫了一封奏報,派人連夜送往金陵,闡述自己的建議。
與此同時,突厥也派了一位使者,來到金陵商議“和談”事項。
表面上是說“和談”,實際上是獅子大開口,一下子就要一百萬兩的黃金,三百萬兩的白銀。
若要想要突厥止息干戈,俯首稱臣,以後每年還要封賞給他們各一百萬兩的黃金白銀,其中還不包括綾羅綢緞、珍寶玉器、香料糧食等物。
除此之外,還有一件格外過分的事。
那就是突厥太后指明要讓大周的公主和親,要皇后將來所生下的女兒嫁往突厥,許配給自己的兒子做大妃,現在就定下這一樁親事。
檀逸之看完之後,直接將奏摺摔倒了地上,然後將突厥所派來的使者趕出了金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