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念曦拿起明樓的手放到肚子上講道:“真的,這裡真的有我們血脈的延續。”
明樓摸著顧念曦的肚子好久講道:“謝謝。”
隔日一早全家人聽到這個訊息以後高興不已,明鏡激動的問道:“這個是真的麼,小曦你別唬我們高興。”
顧念曦講道:“大姐,陸大夫兩個月前親自診的脈,要不找天去醫院查一下。”
1945年1月顧念曦在巴黎産下一女,取名為明心。
1949年10月1日一家人圍在一臺收音機面前聽到一句“同胞們,今天,中國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一家人緊緊的抱在了一起。
一旁的明心不明白為什麼家裡人都這麼激動,拉著顧念曦的手問到:“媽媽為什麼那個伯伯講了一句話,你們都這麼高興呢。”
顧念曦蹲了下來摸了摸明心的頭講道:“因為在我們的國家將會迎來嶄新的未來。”
1956年2月17日,一份由錢學森起草的關於《建立我國國防航空工業的意見書》送到了周總理的案頭。當時為保密起見,用“國防航空工業”這個詞來代表火箭導彈和後來的航天事業 。也就在這個計劃實行沒有的多久,在技術就遇到了瓶頸。
此時在羅布泊的顧睿淵回到宿舍以後一個人在床上輾轉反側,突然想到了什麼,在當時條件極其有限的情況下,給顧知行打了一個電話。
不久,在巴黎的顧念曦收到一封顧知行的家書,家書裡面夾雜著一封周總理的書信,而此時的顧念曦已是兩個孩子的母親。
顧念曦收到信件以後,坐在書房裡一直盯著那兩封信,聽到了敲門聲,整理了一下講道:“進來吧。”
明樓開門以後,給顧念曦遞了一杯牛奶講道:“小曦我們全家都回國一趟吧,帶著孩子去掃一掃墓,家裡的親戚也該走動走動了,你不是一直唸叨著風箏麼,回去看一看吧。”
顧念曦猶豫了一下講道:“可是,,,,”
明樓握了握顧念曦的手講道:“無論發生什麼,我們都在。”
顧念曦:“好我們回去。”
一個星期以後,明家一家人先到了香港,明樓一家人和明誠一家人坐飛機飛往北京,而且明鏡和明臺他們做飛機先飛回上海,顧念曦弄好已經睡著了兒子,在看看一臉睏意的女兒問到:“心兒,困了就睡吧。”
明心搖了搖頭問到:“媽媽為什麼我們不跟姑姑他們一起走了。”
明樓摸了摸女兒的頭講道:“因為爸爸媽媽要帶你和弟弟先去見太爺爺他們,先睡吧,到了以後爸爸媽媽叫醒你。”
等到了機場以後,顧念曦牽著女兒,明樓抱著兒子,後面跟著明誠他們出了機場,看到顧知行以後相視一笑,兩個孩子甜甜的叫著舅舅。
一回到家看著屋子裡的人都老了,顧念曦把兒子和女兒叫到自己身邊看著一雙兒女給‘父母’‘爺爺’行大禮,一家人其樂融融。
一家人吃完飯以後,顧知行,明樓,顧念曦他們一起去裡書房,最後顧念曦只講道:“我盡力而為吧。”
等到顧念曦再次見到鄭耀先,看著他那被歲月磨礪的容顏,一頭烏黑的頭發已經變的兩鬢斑白問道:“六哥,這些年你到底經歷了什麼。”
鄭耀先講道:“坐下慢慢說,這還得從抗戰勝利以後說起了,,,”
顧念曦聽完以後問到:“六哥你為什麼不告訴我啊,你的身份我最清楚不過了,以前那個飛揚跋扈,為所欲為的鄭耀先去哪了。”
鄭耀先笑著講道:“以前的鄭耀先隨著國民黨的倒臺就已經死了,現在活著的是為了給鄭耀先贖罪的周志乾。”
顧念曦:“那你女兒呢,她有什麼罪過啊,你忍心看她孤苦無依麼。”
鄭耀先沉默了一會講道:“我是她父親,或許這便是她最大的罪過吧。”
顧念曦:“六哥,如果你放心的話,把喬兒交給我撫養吧,我知道你會拿各種理由來拒絕我,可是,這是我唯一能想到為你做的事情了,就為了當年的情誼,讓我不用那麼內疚和自責。”
等到顧念曦把喬兒帶回到家,看著一旁在玩的喬兒和自己的一雙兒女講道:“風箏這一輩子太苦了,我唯一能為這個生死相托的戰友做的恐怕只有照顧他的女兒了。”
明誠:“大嫂這個風箏到底是誰。”
顧念曦:“我寧願他是一輩子的軍統六哥。”
作者有話要說: 當初看風箏的時候,其實我挺心疼鄭耀先的他這一輩子過了太苦了,英雄不應該是那個下場。
☆、第 114 章
這篇文章從去年開始寫到現在已經將近半年了,這篇文章到這已經結束了,非常感謝大家對我支援,雖然我知道這篇文章有很多坑沒有填完,但是我沒有在打算寫下去了,如果大家對這篇文章有什麼意見的話歡迎給為親留言關注本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