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她處理巧慧,給吃的給住的給錢,保證了巧慧的後半生。所有人都說她仁善,說巧慧就應該給她讓位。
曼璐淡淡一笑,說起來巧慧才是真正的受害者,只因為些許的錢財,就能讓人忽視巧慧的受害者身份,為她歌功頌德,這可真有意思。
更有意思的是,從前她認為正直有思想聰明的啟民也沒看出來,她感受到智慧的差距,有些興奮,更多的是躍躍欲試。
曼璐過門後,在她的用心經營下一家和睦,巧慧早就被忘到十萬八千里之外,就算城郊的宅子傳出訊息巧慧懷孕了,家裡還和往常一樣。
曼璐淡淡的笑了笑說:“懷孕了就必須生下來,這可是我們家的長子嫡孫,去將宅子的用度增加三倍,巧慧有什麼想吃的直接給她買,月末到我這兒報賬。”
這一番大氣的話讓老太太對曼璐改觀不少,老太太私心覺得曼璐這樣才算是正室的風度,不像巧慧一樣,聽到丈夫有了別的女人就要死要活。
老太太覺得只有曼璐這樣的賢內助才能幫啟民走的更遠。
曼璐結婚之後,啟民不想讓她降低生活質量,就放棄了自己的理想在岳父的幫助下做了官。
曼璐是曾經的平城第一名媛,結婚後也不改風光,穿著國外定製的奢華衣服首飾在舞會上應酬,幫助啟民維繫和各個上官夫人的關係,以助啟民升官。
在曼璐金錢和人際關係支援下,啟民的確升得很快。
況且在交際場上,帶著這樣一位集美麗聰慧於一身的妻子,啟民很有面子。
曼璐結婚後是不用擔心錢財來源的,一是她孃家的補給,二是啟民當了官就有無數的商人送禮,或者投奔。
她的日子過得和結婚前一樣,她也很適應這樣的生活。
她的理想依然沒變,救國救民。但是,她不衝在第一線了。她用官夫人的身份接見,欣賞或者贊助哪個學生運動的發起人,那些人就會感到無比的榮光,他們的榮光,會讓曼璐顯得更加榮光。
報紙稱讚她心繫國家,關心民眾。
她的榮光也為啟民帶來了更多榮光。
這讓啟民更加倚重曼璐,雖然啟明覺得以自己的才華就算沒有曼璐他也能升官,可誰不想官做的更大,升的更快呢。
在這樣的情況下,城郊的宅子裡傳來巧慧生子的訊息,啟民為了照顧曼璐的感受,就沒將孩子接回來。
曼璐不在意的一笑,其實她還挺想把孩子接過來。
這些日子她贊助了兩三支義務醫療隊下鄉為普通民眾治病,透過他們的日記得知了普通人對於孕婦生孩子的巨大誤解以及孕婦生孩子的慘狀。
就算有先進的醫療技術可以剖腹產,女人生孩子還是很容易死。
她不想這麼早就死,如果把巧慧的孩子抱回來養,也省了她生孩子。
不然,她要是懷孕的時候難產,老太太要保大,以後她的孩子和她積累的財產不都留給別人,那她得氣死。
曼璐知道孕婦懷孕的時候一絲一毫都不能放鬆,於是請了西醫和中醫輪番去給巧慧看診,仔細調養她的身體。
啟民和老太太知道了感動得不得了,都覺得曼璐是千年難得一遇的一等一的善人。
曼璐不以為然,這樣的陽謀她使過太多次了。令她失望的是,啟民沒有一次能識破。
看著眼前這個對自己千依百順的小官僚,曼璐感到煩躁極了,她感覺啟民已經變了。
啟民自從當了官以後,從來不談論社會思潮,談論國家大事。他整天關心的是自己做的事能為自己帶來政績,能否受到上面表揚,能否儘快積累功績升官。
和那些失去尊嚴的油滑小官僚一個樣。
曼璐失望極了。
她越失望越能看出啟明的缺點,她感覺啟民完全變了,不再是當初自己喜歡的人了。
當初兩個人談論理想志向的時候,就像知己一樣。
如今啊……
曼璐覺得啟民很蠢,一個女人要是覺得男人蠢,再看就會生厭。
一個女人對一個男人的喜歡,很多從崇拜開始的。
曼璐心中對啟民的喜歡逐漸減少,她現在滿心想的就是先考個大學。結婚之後一系列事情耗盡了她的精力,讓她無暇為大學打算。
她覺得現在的生活有些壓抑,她需要去國外呼吸自由的空氣去感受更先進的思想。
她希望自己能以女博士的身份受到國內的敬仰,而不是啟明妻子的身份。
這個身份現在讓她覺得厭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