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尹,生於空桑。有莘氏奴隸之子,卻自幼聰慧好學、深諳治國之道,有莘王請他做奴隸主貴族子弟的家庭教師。《墨子·尚賢》稱:“伊尹為有莘氏女師僕。”可以說伊尹是中國第一個見之於甲骨文記載的教師。
明朝曾尊奉伊尹為元聖,位置還在孔子之上。
他隨著有莘氏貴女陪嫁到商湯,為湯出謀劃策,成功的滅夏立商。他曾經輔佐過四任商王,與商湯共享祭祀,還主持過商王的廢立,功高權重。
她要見這麼一位大人物,怎麼能不緊張呢?
“我去見他是為了什麼?”她問道。
“為了鍛鍊你的廚藝。”上神用指尖點點她的包包頭,笑著說:“難道瑾歌生而知之?”
“我可是活了好多年呢。”她反駁道:“該知道的都知道了。”
“哦?難不成梨園守衛還給你講怎麼做菜?”
“沒有啦,可是,讓這麼一位偉人給我講怎麼做菜會不會太大材小用了。”她有些不安,原以為是給一個瞻仰偉人的機會,誰知道是請人家教自己做菜?這讓她有點惶恐。
“你去了就知道了。”他神秘的說。
蘇瑾歌初來乍到,對天宮一切都不熟悉,就由新出爐的師傅帶著她去找伊尹。
那是竹林中的一間茅舍,一個麻衣老者提著酒葫蘆慢悠悠的喝酒,眼神望著遠去的鶴陷入沉思。
景昭上神捧著她到了茅舍,還未出聲那老者已經朗聲笑道:“有客前來,未能遠迎,失敬失敬。”
“是我們唐突了,打擾了伊尹的興致。”景昭上神闊步走去,神情疏朗,衣帶當風,很有魏晉風度。
“叫什麼伊尹啊,如今人間尊奉我為廚神,倒是把我正經的職位忘了,不如叫我伊衡。”
伊尹,名摯,小名阿衡。尹是右相的意思。商朝初年偉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已知最早的道家人物之一,中華廚祖。
竟然能讓師傅叫他的小名,看來關係不錯。
“你此次前來,所為何事?”
景昭上神已走上前,自來熟的坐在石凳上,掏出一個小酒杯,在石桌下找到伊尹藏起來的酒罈,啟封倒酒,氤氳的香氣蔓延開來,他抿了一口,神情柔和。“為了我新收的徒弟,瑾歌,來。”
蘇瑾歌蹦到桌子上。
“這就是我徒弟,瞻仰您的大名,想來學廚。”
蘇瑾歌連忙行禮:“小輩見過伊尹大人。”
“呵呵。”伊尹提著酒葫蘆笑了兩聲,神情不明,好一會兒才看著蘇瑾歌問道:“小輩從哪裡知道我?”
歷,歷史書?
她能這麼說嗎?
她連忙看向景昭上神,誰知道他正聚精會神的看著手中素白的杯子,彷彿上面正演著電影。
這麼沒有默契?
“從師傅口中知道您的大名。”最終她恭敬的低頭回答。
“哦?你師傅怎麼說我?”他饒有興趣的問。
“說……說您是一代賢相,廚神和中醫之祖。”
“他倒是會說話。不過,你找錯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