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大宋的變遷 > 第439章 國子監辯論(三)

第439章 國子監辯論(三)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好書推薦: 吾乃韓馥之從三國開始 原始人之我是神棍 興風之花雨 我和英雄有約會 大宋的變遷 異世之神帝修煉系統 紅樓之山海志 明末天下1639 為異界獻上童年 他來自大唐,最猛山賊 炎國軍神傳 大國針灸 我成了海島王 抗日之戰狼 萬界仙蹤之最強帝國 大秦:讓你監國,嬪妃全侍寢了? 從亮劍開始簽到劇綜 秦時韓公子 大唐:慫恿李二造反,被偷聽心聲 李三古堆

臺下諸學子均搜腸刮肚,互相議論著還有哪些方略。

一名監生舉手發問道:“先生,剛才提問的同窗曾言救災之事縣衙主薄、押司當十分清楚,為何我等還需習這胥吏之事?學生以為,我輩為官,當首在教化百姓,百姓得聖人之言感化,自然習禮儀、勤農桑、交賦稅,由此復三代之治,故這具體之事當由胥吏行之。”

這一下明顯暴露出了國子監監生眼高手低的通病,總以為用聖人之言來教化百姓就是萬能的,從故紙堆裡來找死理,而具體的施政都是手下的事,與己無關,這不是一個兩個有這般想法,而是普遍性的認知。

能回答出來舉措的大都是出任過地方官的子弟,日薰目染知曉一些粗淺的治理方略。

但是他這種說法並非全是錯的,吳夢在後世看過無數穿越小說的評論,不少年紀小的讀者看不明白古代社會這種統治方式,便一概斥為封建社會只會用腐儒治國。

其實並不完全是那麼回事,大宋這種法子與後世社會的執政其實有些類似,比如知縣相當於後世的縣委,只管意識形態和人事,經濟和行政管理是縣府管理的範疇,而在封建社會里這些具體事項確實是胥吏們來乾的。

吳夢在臺灣府推行的那一套其實是政儒合一,新儒學不合格那就不能為官,而不會去搞兩套班子,那純屬浪費人力物力。

吳夢穿越的時代的宋代學子其實還算好的,思想開放,容許不同的學說,若是到了明清兩代的國子監,以吳夢出格的言論,十有八九會被這些天之驕子圍毆。

吳夢頷首道:“請坐吧,此事容後某自會答之。諸位可還有方略,儘管道來。”

又一名監生舉手起立道:“大災後民生凋零,百姓定是戶無餘糧,民以食為天,縣衙當貸給百姓青苗,減免租賦,恢復農桑,以安定民心。”

吳夢微笑點頭,示意他答對了。此後課室裡安靜下來,一部分監生是想不出來了,另一部分學子平日裡只知道從故紙堆裡鑽研學問,哪裡會去學習這經世致用的學說,更加回答不了。

吳夢見無人回答了,便道:“幾位學子回答的甚好,幾個重要舉措都講出來了。救災方略還有許多,比如不得侵佔流落在外百姓之田地,找出水患根源治之等等,具體方略臺灣大學堂《政事管理》中均有論及,諸位學子若是關心此事可詳閱此書。”

他說了半天口乾舌燥,端起茶杯大喝了一口茶水,繼續說道:“現下某先說說臺灣大學堂之管理專業,《韓非子·顯學》有言:‘宰相必起於州部,猛將必發於卒伍’,欲治一國必先治一州,欲治一州必先治一縣,欲治一縣必先治一鄉,故管理專業兩年課室學習,最後一年須下鄉村實習,知曉底層百姓習性,瞭解基層施政方略,稅賦收取、治安刑獄、勸課農桑、工坊打造均需涉及,寫入畢業策論。”

頓了頓又道:“適才有學子曰地方官當以教化百姓為首任,此話原也不錯。可聖人亦言‘倉稟實方知禮儀’,百姓吃不上飽飯,便會去偷去搶,甚至淪為流寇,還談何禮儀和聖人之言?莫非苦口婆心的教化能使盜賊、流寇改邪歸正,自行跪倒在孔聖面前痛哭流涕懺悔?哪位學子有這般本事,某必向官家推薦去西南土司所在為官,好生教化教化那般西南峒蠻。”

課室裡起了一陣笑聲,吳夢笑道:“諸位學子也不傻啊,知道峒蠻不是那般好教化的吧,故百姓不可不教化,但亦不可一昧只教化便可安天下,若真是如此,太祖也不必制定《宋刑統》這類的律法規範天下百姓。”

一個監生舉手發問道:“先生,那如何使當地百姓家中倉稟實?”

吳夢略略沉吟了一下,說道:“使百姓豐衣足食這可是一門大學問,聖人之言只給出了模糊的言論,諸如學子提出的復三代之治,可三代之時民不過數萬,國不過數城,如今大宋國土廣袤,百姓數千萬,豈能全以古人之言治理當下之國,此乃大繆。”

學子們又是一片譁然,想不到吳夢公然否定三代之治,馮元嘴角抽蓄,臉色難看之極,這吳先生居然否定自己心中的理想天下,當即就要起身反駁吳夢,忽然袍袖一緊,轉頭一看卻是孫奭拉住了他的袍袖,緩緩朝著自己搖了搖頭,馮元強行壓下心中的怒火,靜聽吳夢還有如何驚天之言。

吳夢笑道:“諸位學子見某否了三代之治,是否有信念坍塌之感?”

一位監生道:“先生,確是如此,我等皆是以聖人所言的三代之治為終身目標,可先生如此一說我等甚是迷惘,堯舜禹、孔聖所傳之道,確實也未嘗有哪朝得行於天地之間,那天下究竟該如何治理,還請先生解惑。”

吳夢答道:“泛泛而論無非兩句話,以儒學為‘道’,以科學為‘術’;儒學為體,科學為用,便是以聖人之言來治國,而以科學來理政。科學便包含有數算、格物、自然、管理學、律學、醫學等等。凡天下官員首先務必勤習儒學,自身持正,教化百姓,此為首要之務。其次便是以科學手段來理政,諸位若是為一縣主官,當因地制宜開辦工坊、種植作物、勸課農桑,這些若無科學知識如何能辦到?若無律學如何能斷請刑獄之事?“

一位監生舉手起立問道:“先生所言之科學亦可稱之為雜學,人力時有窮盡,先生曾言‘學之道、貴以專’,我輩士子日日精研聖人之言,何以有遐去學雜學,當精於一門即可。故學生以為雜學當選胥吏學之,一縣主官只需役使吏員為之即可。”

古代的等級觀念還是很嚴重的,這些士子們就是放不下身上的上層光環,不過後世也差不多,明知科學家才會流芳百世,可總覺當官才是當世最有影響力最有地位的,官本位社會大抵如此。

喜歡大宋的變遷請大家收藏:()大宋的變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