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大宋的變遷 > 第403章 官商之利

第403章 官商之利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好書推薦: 吾乃韓馥之從三國開始 原始人之我是神棍 興風之花雨 我和英雄有約會 大宋的變遷 異世之神帝修煉系統 紅樓之山海志 明末天下1639 為異界獻上童年 他來自大唐,最猛山賊 炎國軍神傳 大國針灸 我成了海島王 抗日之戰狼 萬界仙蹤之最強帝國 大秦:讓你監國,嬪妃全侍寢了? 從亮劍開始簽到劇綜 秦時韓公子 大唐:慫恿李二造反,被偷聽心聲 李三古堆

參知政事呂夷簡是個很有手腕的人,但他有幾個致命的問題,一是貪財二是護短,三是任人唯親。

這下聽到軍坊搬遷出城,呂夷簡的心思便活泛起來,他一直想在家鄉大量購置良田,建設莊園,後來被趙恆的新人新辦法給堵住了後路,便想著法子多掙些錢財。

他想到了軍坊的搬遷後那是有大把的工程開建,前幾次的房地產小區他府內的管家未做半文錢的生意,如今這麼一大片軍坊改建需要的材料不少,並非三司修造案能夠全部供應,如果放手讓下人去做,黃橙橙的銅錢定有不少進賬。

利慾薰心的呂夷簡想通透後,出列奏道:“太后、陛下,微臣以為孫副使上奏的是良策,張樞相所言也並非無理,他只是擔心皇室的安危而已,臣以為軍坊搬遷出城並不會影響皇城防務。不說火藥武器,就憑皇城城牆上密密麻麻的投石機和床弩,沒有十萬以上的軍隊只怕不易攻入。故微臣以為軍坊當搬出城外,騰出地界繁活東京城的商業,收取賦稅和租金用以修築水利。”

三衙管軍大將劉美這個貪財的傢伙一見呂夷簡附議了孫冕的上奏,眼珠一轉,頓時知曉了呂夷簡的想法,他一樣想著多弄些錢財,於是出列奏道:“太后,陛下,微臣以為王相、呂相和孫副使此言甚是有理,我大宋禁軍軍士軍坊內僻陋狹小,微臣也以為搬遷為上策。”

劉娥本就是個守舊喜歡祖制的老太婆,且生性多疑,要是別人建議搬遷,她不一定會准奏,如今看到自己最信任的前夫也同意搬遷,便道:“既然王相、呂相、孫副使以為搬遷對皇宮防務並無影響,那便搬遷了吧,收取的租金賦稅逐年用於黃河水利,老身以為河陰的船閘可以先行開建,畢竟京師重於滑州,滑州那處挖掘湖泊便放於明年秋收後再行之。河陰水利所需費用三司先行墊付,待商鋪建成後再予以償還。”

王曾見此事塵埃落定,便出列奏道:“太后,既然確定了河陰水利的修築,那須定下修築的主官,請太后和陛下定奪人選。”

趙禎左右環顧群臣,眼睛一下就盯住了陳堯佐,於是笑道:“陳學士,一事不煩二主,還是陳學士出馬朕比較放心。”

陳堯佐搞了個徐州的水利工程,一把老骨頭累的精疲力盡,本想在京城裡將養幾年,如今見小皇帝親自點將,便不好推辭,想想河陰離京師也不遠,乘坐蒸汽船不過一日即到,於是出列說道:“承蒙陛下如此看重老臣,老臣敢不效犬馬之勞乎,待老臣準備一番,這幾日就出京去河陰堪輿一二。”

此事就這麼定了下來,一心為朝廷著想的官員自然滿腹欣慰,那些想著靠工程上下其手的權臣自然更是高興萬分,大批的金銀財寶只需動動嘴皮子便會進入自己的腰包。

河陰水利和船閘工程是大宋立國以來在黃河上最大的水利工程,關係著京師的安危和漕運,需要動用十萬計的民夫,連續勞作數年方可竣工。

如今的工程已經逐步杜絕無償徵發民夫的行為,施工的民夫最低是食宿全免,工錢兩貫上下,吸引了大批百姓前往,這做工遠比種田要划算,有的一家人都在工地上幹活,男人做苦力,女人煮飯燒菜洗衣,半大的孩子們也幫著幹些小活,一月賺個幾百錢。

而水利工地需要大量的建築材料,又是一條民間商賈發財的路子,盤活了京師的工坊,後世那依靠基建投資來帶動經濟發展的模式在大宋已經初見雛形。

三司大部分官員沒有吳夢那般後世的見識,他們看到了錢財的大量支出,卻同時也看到了商稅年年增長帶來的收益,心下卻是暗暗納悶為何會如此。

基建專案開展同時也意味著腐敗伴隨而來,陳堯佐還未離京,上門來說情的人踏破了門檻,北宋不禁官員的親戚經商,而京官的親戚不少是大商賈,於是想做工地菜食生意、木料生意、馬車運輸生意以及開造船作坊的紛至沓來,提著大包小包塞進陳府,弄的陳堯佐是應接不暇。

前來說情的有好幾個管家是陳堯佐不敢得罪的,比如劉美家中的管家,錢惟演家中的管家,楊崇勳府內的管家,還有太后身邊的紅人羅崇勳、皇甫繼明家中的親戚,甚至還有宗室子弟,陳堯佐只得一一答應,他還未到現場,河陰工地所有的後勤材料採買已經全部瓜分完畢。

孫冕同樣不好過,軍坊的搬遷提上日程後,京師高官的三親四戚來孫府拜訪的絡繹不絕,言下之意無非是照顧些生意,尤其是商王府的管家、呂府管家、張耆府上的管家還有王欽若的三兒子來過好幾次,送了些貴重無比的禮品,孫冕的老妻是煩不勝煩,怨聲載道。

財帛動人心,休說這些貪官汙吏的三姑六婆,就連王曾的小舅子同樣瞞著自己姐夫,和李迪的遠房侄子串通一氣,跑到孫冕府上來送禮,弄的孫冕頭都大了,這些禮品退回去自是不行,可若是收下又不符合他的心意。

孫冕左右為難之下寫了封信給吳夢請教對策,五月吳夢迴到臺灣府後看到了孫冕的書信,他也是無可奈何,古代和後世有什麼區別,都是人情社會、行賄受賄是永恆的主題,不把監督權交給百姓可以說永遠無法根除。

吳夢前思後想了許久,朝廷腐敗的問題根本不是他能夠徹底解決的,他能做的只能是管好臺灣的吏治,併為朝廷保全一些清流。

他提筆給孫冕寫了封回信,孫冕收到書信後大呼高招,這些得罪不起的王公大臣運來的輔材和食材不可不用,但是送來的禮品他按照吳夢的法子全部變賣,變現的錢財交於工地的賬房,打好收條,全部用於工地改善伙食之用。

至於名目,吳夢也早已替他想好,就說美其名曰稱朝廷王公大臣體恤工地工匠,特意私人掏腰包送來的犒賞,若是建築材料出現問題,就並非孫冕受賄之故,在人情社會里,這恐怕是唯一既能保證工程順利實施,又能保障自身安全的手段。

喜歡大宋的變遷請大家收藏:()大宋的變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