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十七八歲小娘子端著兩盤切好的魚膾從廚房出來,這小娘子長的好生俊俏,園溜溜的眼睛,高挺的鼻樑下是一張小小的櫻桃小嘴,一頭烏黑的秀髮盤的整整齊齊,露出白皙而修長的玉頸。
小娘子經過張巖林身旁時,黃雁故意輕輕一撞,小娘子驚呼一聲倒向張巖林一側,張巖林想也不想,一把抱住了小娘子柔軟的腰身,幽香入懷,張巖林心中不禁一蕩。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小娘子趕緊掙脫了張巖林的懷抱,暈生雙頰,低頭道:“多謝官人。”說罷趕緊將魚膾放到桌上,疾步走回廚房。
黃雁笑道:“張都管身手真快,眼見柳蘇小娘子將要倒地順手就抱住了,這等英雄救美真是及時,如此看來張都管與柳娘子還是挺有緣分的。”
張巖林結巴道:“黃掌櫃她...她便是柳...柳蘇?”
黃雁道:“正是柳小娘子,如何,是不是花容月貌,人比花嬌,張都管意下如何。”
張巖林呵呵傻笑道:“黃掌櫃說的不錯,柳小娘子確實清秀過人。”
黃雁見張巖林目光有些呆滯,便故意問道:“張都管認為不錯,那就是喜歡柳娘子囉?”
張巖林正在走神,隨口答道:“喜歡...哦,不對,不喜歡...也不對......”
張巖林急得抓耳撓腮,黃雁見張巖林那窘迫的樣子掩嘴發笑,故意不再提及此事,吊著張巖林的胃口。
夜裡吃飯時,水手們圍坐在一起品嚐新鮮可口的魚膾,不知是有意還是無意,那柳蘇就坐在張巖林的正對面,張巖林只要和柳蘇的目光一碰便低下頭來,彷彿一隻水鹿在胸膛裡蹦躂。
柳蘇她家本是泰州的灶戶,家中父母年近四旬,兄弟姐妹五個,柳蘇是大姐,下面還有兩個妹妹和兩個弟弟,最小的弟弟還只有六歲。
當年他家在泰州遭災時真是上無片瓦下午寸土,每日裡靠著官府的賑濟過日子,柳蘇那時年僅十三,瘦的皮包骨頭,兩個最小的弟妹天天哭鬧喊餓。
天禧三年她家來了臺灣後才吃上了飽飯。柳蘇瘦瘦小小的都看不出有十三歲了,父母親讓她進學堂唸書,三年後柳蘇識字、算術都學的不錯,人也出落的亭亭玉立。
去歲香水作坊招募商鋪的女幫工,柳蘇見家中弟弟妹妹都還在唸書,父母親終日勞作,遂結束學業,進了香水作坊做工,為家裡賺些花費。
黃雁瞧著柳蘇模樣水靈,說話也斯斯文文,在基隆店鋪裡與客官交談絲毫不怯場,便將她帶往京師店鋪,日後想培養為店鋪的女掌櫃。
今日晨間上船時看到張巖林,想起這班學子還無一成家,便起了這做媒的心思。她坐在旁邊左看看右看看,覺得兩人真是郎才女貌,般配極了。
張巖林一頓飯吃的食不甘味,平素喜歡吃的魚膾也沒吃出個味道來,一不小心沾多了辣椒,辣得自己直跳腳,引起桌上一片笑聲,張巖林飯也不吃了,丟下碗筷逃之夭夭。
黃雁輕聲對柳蘇道:“柳小娘子,你看這張都管如何啊?”
柳蘇一時沒有領會黃雁的意思,隨口說道:“張都管是吳先生和智慧大師的大弟子,學識高,還給奴家上過課,真乃博學之人。”
黃雁笑眯眯的道:“張都管年少有為,人又實在,可是卻還未成親,奴家思量著若是誰嫁給他,那聘禮什麼的必然不少,定是能享福的。”
柳蘇一下子鬧了個大紅臉,想不到黃掌櫃是來說媒的,可自己家裡弟弟妹妹又多,家境一般,如何配得上吳先生和智慧大師的大弟子,且如今又是臺灣水平最高的工廠副都管。
她小聲說道:“黃掌櫃,小女子家中是平民百姓,何德何能配得上張都管,他可是吳先生的大弟子,臺灣府的少年俊傑。”
黃雁擰了一把柳蘇的小臉蛋,嗔道:“今日下午奴家給張都管說了此事,沒見張都管時不時賊溜溜的偷偷打量你,要我說啊,此事靠譜。”
喜歡大宋的變遷請大家收藏:()大宋的變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