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零七名進士將集賢樓一樓坐的滿滿當當,席面上熱鬧非凡,十幾個赴臺的新科進士加上宋癢坐了頭前兩席。
宋癢手執酒盅站起來,高聲叫道:“諸位、諸位,今日我等在此飲宴,為即將赴臺灣任職的同年送行,諸位當開懷暢飲,飲酒賦詩,預祝同年在臺灣府官運昌盛,早日升遷。”
進士們端起酒杯祝酒,葉清臣為首的十五名進士也站起來回應,二百零七人端著酒杯一乾而盡,聲勢浩大。
宋癢又道:“苟富貴、勿相忘,諸位同年不管身在何方,皆要互相提攜,共同進退,如此才不枉我等同年一場。”
曾公亮小聲道:“這傢伙就愛出風頭,什麼話都讓他說盡了。”
鄭戩拍了拍他的肩膀附在耳邊說道:“算了,別提他了,人家後面有大人物提攜,哪是我等能夠望其項背的。我等此一去臺灣府,遠離大宋和京師,他怕是高興還來不及,以免擋了他的升遷路。”
進士們皆為文采風流之輩,飲了酒水哪有不賦詩的,於是酒桌上酒香與詩句齊飛,哪怕一時做不出好詩的也順口胡謅幾句歪詩。
正在酒酣耳熱之際,一陣絲竹之音響起,卻是新科進士們集資請來的歌姬、舞姬前來助興,美妙的歌喉、曼妙的舞姿,進士們無不看得目不轉睛。
鄭戩自幼家貧,本性又頗為固執,看不得這般酒色財氣的場面,礙著面子也只好虛以應付,葉清臣卻是喜好歌舞,看得津津有味,曾公亮對此道無甚興趣,與胡宿兩人兀自拼酒。
梅鼎臣好詩詞,跑到其他桌上去飲酒賦詩唱和,吳感和許彥先、尹洙、孫錫等幾人猜拳行令,大口豪爽喝酒。
殿試第四、第五的卜伸和刁繹兩人是兩浙路人士,兩人走到葉清臣和鄭戩身邊,先敬了一杯酒,然後說道:“二位同年,我等皆是兩浙路人士,此次去臺灣府任職我二人無份,甚是遺憾,兩位同年若是在臺灣府幹的順心,便替我二人留意留意有否空缺位置,我等也想去臺灣府幹一番大事。”
葉清臣抱拳道:“二位年兄請了,某和鄭兄一定為二位年兄留意,不過能不能去我二人說了不算。”
刁繹道:“無妨,只要二位放在心上便是,我二人也會研習那數算和格物之術,自不能丟了二位的臉。”
歌舞間歇,宋癢又高聲叫道:“今日我等為十四位年兄送行,諸位皆是我大宋文采風流人士,當作送行詩詞送別之,諸位有好詩詞速速做來,在下當列入同年集內。”
去臺灣府的進士們心中暗罵,孃的為我等送別,自是不能自己作詩為自己送別,同年集怕真是無我等的份了,宋癢這傢伙真獨。
進士們紛紛叫好,片刻間就作了不少送別詩上來,宋癢挑了幾首讓歌姬們配曲唱和,為首的歌姬唱了幾首後感覺頗不對味,對宋癢道:“宋狀元,奴家這裡有一首上好的送別詞,雖是不應景,卻頗為應情,不知當唱不當唱。”
葉清臣不待鄭戩回答,當即笑道:“既有好的送別詩詞,當速速唱來,讓我等也耳目一新。”
歌姬福了一福稱是,一陣輕靈的古箏音響起,竹笛輕輕的吹奏出婉轉的曲子,歌姬們齊齊張開櫻唇唱到:“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難得是歡聚,唯有別離多。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問君此去幾時還,來時莫徘徊。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壺濁灑盡餘歡,今宵別夢寒。”
詞曲唱罷,滿座皆驚,人人稱頌,宋癢越品越覺得這詞應是當世名家所作,自己望塵莫及,忙問道:“請問這位娘子,此詞是哪位高賢所作?當真是句句皆佳,應為傳世之作。”
歌姬道:“啟稟狀元郎,此詞乃是一個姐妹自蘇州歸來所傳,言稱是臺灣府之詞曲,奴家也不知是哪位名家所作。”
李叔同的《送別》一出,在座的才子們盡皆歎服,無人再願意上來獻醜,詩詞之事只好作罷,鄭戩、葉清臣這些去臺灣府任職的進士們私底下幸災樂禍。
翌日清晨,十三名進士和蔭官子弟進宮,集體到承明殿陛辭,劉娥和趙禎接見了這批新科進士和蔭官的官宦子弟。
少年天子趙禎鼓勵道:“諸位皆為我大宋天下的俊傑之士,去了臺灣府後當虛心向先生請教,學得治理天下之道與格物之術,撫民安邦平天下。”
進士和蔭官們抱拳躬身齊道:“謹遵陛下訓示。”
劉娥老太婆在簾子內絮絮叨叨的說道:“諸位是我大宋朝廷的才俊,也是大宋天子門生,老身也不想多說,只盼諸位能以祖宗的江山為重,以朝廷為重,在臺灣府也應心向朝廷,臺灣府種種良策要記得及時上奏,看到弊端須極力勸阻,方不負朝廷和老身對爾等的看重。大宋如今四海昇平,朝中人才濟濟,諸位若是錦上添花,那豈不是美事一樁。”
鄭戩心中暗罵,你這老婆子還是快點下臺讓陛下親政為妙,嘴上還是與眾進士們道:“謹遵太后訓示。”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劉娥又道:“錢景純、張希一你們這些官宦子弟更要做出表率,諸位父輩乃是朝堂重臣,爾等去了臺灣府當銘記父輩的訓示,不可墮了祖輩、父輩的威名。”
此話一出,新科進士們不由反感之極,什麼叫他們更要做出表率,合著我等堂堂正正貢舉入仕的官員還不如恩蔭入仕的紈絝子弟麼?。
陛辭的第二日,進士和蔭官坐上漕船,順流直下往揚州而去。
一路上新科進士和蔭官的子弟自然是聚不到一起來,自然而然的分成了兩幫人,只有張士遜的兒子張友直在兩邊竄來竄去。
新科進士們朝氣蓬勃,時常對著江水和民居大發感慨,吟詩作賦,蔭官子弟們則橫眉冷對,不時冒出幾句“酸丁、腐儒“之類。
船停靠在碼頭時,官宦子弟口袋裡有錢,下了船胡吃海喝,在碼頭上四處尋覓好玩之物,進士們則諷刺他們是“好酒好色好玩”三好官宦,鄭戩故意念出左思的詩句詠史之二道:
“鬱郁澗底松,離離山上苗。以彼徑寸莖,蔭此百尺條。
世胄躡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勢使之然,由來非一朝。
金張藉舊業,七葉珥漢貂。馮公豈不偉,白首不見招。”
這首詩是諷刺這些士族官僚世家子弟,各據要津,而出身寒微的有才之士卻屈居下僚升官無望。官宦子弟除了張友直之外別人都不知何意,只得裝聾作啞。
喜歡大宋的變遷請大家收藏:()大宋的變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