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隻有這一件事那還罷了,移民到臺灣的蕃人修書給西北的親人,把臺灣說成仙界一般,搞得府州不少蕃人心思躁動。
如果是普通百姓折惟忠絕對不放在心上,老子是這裡的土霸王,爾等還想跑路,翻了天不成。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可問題是有些不得志的折家族人聽到傳聞後,不停埋怨折惟忠不為族人謀福利,人家不過是些普通百姓便可前去,我等可是你堂堂知州的族人,為何不能去?
折惟忠這下就難堪了,只好厚著臉皮又上了一道加急的奏疏,將這邊百姓的生活說的是民不聊生,災民遍地,懇請太后、陛下讓府州移一些百姓去內地,哪怕不是去臺灣也行。
誰知等來等去等到今日,也就是去歲的臘月二十八,依然是兩個字“待定”,折惟忠一時拉不下臉來,便衝著煤球爐發火。
通判捻了捻鬍鬚,思索了一番道:“知州,下官以為朝廷並非不管府州,而是黃河實在運不過來,黃河水流湍急,須得有人拉縴,船速極慢,船隻又少,冬日裡還會封凍,故朝廷暫時不打算在西北運輸大量的石炭進京。”
折惟忠皺眉道:“那也不能只用麟州一家的,好歹也得用些府州的吧,府州百姓難道不是大宋子民麼?這以前西北是無物可進貢,僅有些馬匹而已,如今有了石炭又運不出去,真是愁煞人也。
通判手撫長髯道:“知州,豐州王知州只怕比你火更大,他那處可一樣有不少石炭。”
折惟忠嘆道:“還是中原好啊,看看徐州,如今名揚天下,若是有那等大城,某情願不要在此苦寒之地世襲為官,去中原做流官有何不可。”
通判是個朝廷派出的流官,他聞言暗笑,你折家在西北當土霸王,真讓你去內陸你會去麼?那真是小媳婦一般,經常要受氣。
他想了想說道:“知州,下官倒是有個主意,你不妨聽聽,石炭幾年內是別想進京了,下官以為弄個煤油的提煉工坊倒是不錯。
府州有不少西域、契丹、韃靼商賈來此交易,我等向臺灣要些煤油燈具,再搭配煤油一起賣不就獲利不菲麼,麟州可是無我等這般優勢。”
折惟忠一想,這主意不錯啊,於是道:“可我等與那臺灣知府燕肅和吳先生不熟,又怎能搭上關係?”
通判抱拳道:“下官聽聞吳先生是個大慈大悲之人,對窮苦百姓同情的很,前歲中秋宮廷夜宴,吳先生曾以一曲《月兒彎彎照九州》警醒諸位朝官。
知州不妨修書一封,就說府州甚窮,百姓賣兒賣女,餓殍遍地,不少民眾逃向契丹和夏州,吳先生同情心一起,必然會有所表示。”
折惟忠大搖其頭道:“不可不可,如此豈不是讓同僚嗤笑本官治理地方無術,不成,不成?”
通判呵呵一笑道:“知州,這並非上書給朝廷,知州不說,吳先生不說,又有何人知曉,知州不必擔心,下官以為吳先生必會有所回應,也絕對不會讓知州難堪。”
折惟忠想了想,覺得通判言之有理,便說道:“那本官還提一提移民之事,看他如何作答。”
通判笑了笑沒有吭聲,他料定吳夢定不會同意移民之事,若是西北人人喊著要去,那臺灣島才建衙幾年,如何承受得了。
他的判斷沒有錯,天聖元年五月吳夢的回信和工匠一起到達府州,幫助他們修築煉油工坊,就這樣麟州和府州都建有煤焦油廠,兩家暗地裡較起了勁。
吳夢解決完麟州的事,京師派往臺灣的進士們已經坐上蒸汽車船,往基隆而來。
喜歡大宋的變遷請大家收藏:()大宋的變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